东北网3月13日讯 2012年一年,哈尔滨市120855对新人喜结连理,同时有40515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离婚率较往年上升,冲动式离婚不断增加。
近年来,婚姻登记后、筹备结婚典礼前以及新婚不久等阶段,成为新增长的冲动式离婚高峰期。在这一时期,各种矛盾凸显、纷争不断,有些人处理得好,有些人却让矛盾不断升级,最终让爱渐行渐远。而在离婚群体中,婚龄较短的“80后”已成为主体之一,离婚呈现年轻化趋势。
【引发离婚关键词】
无奈14年爱恋长跑止步于吵架
小明与小丽从高中、大学到工作,彼此相爱了14年。2012年春,小明与小丽走进道里区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之后两人开始筹备婚礼,装修婚房、订酒店、筹划婚庆。可一些琐事让二人纷争不断。小明认为钱应该花在装修上;小丽认为一辈子只结一次婚,应该把结婚典礼办得风风光光,两人争吵不断升级。最终,两个人的矛盾演变成两个家庭的矛盾。
吵得久了,变得无话可吵。2012年初秋,两人再次来到道里区民政局,漠然的二人将结婚登记证换成了离婚登记证。
莫名婚车“奔桑”搅黄婚礼
2012年,已经登记注册结婚的小刘与小晴相约夏季举办典礼。家境殷实的小刘全资购买了住房、家电,没让女方家里花费一分钱,两人琐事矛盾因而相对较少,可没承想,矛盾出现在婚礼当天。
按计划,小刘接亲车队安排了奔驰、宝马两种品牌各10辆豪车,接亲主车为价值百万元的奔驰S级轿车。在车队中,小刘的好友特意借来一辆价值130余万元的限量版尼桑牌途乐SUV充场面。接亲中,小晴得知此事发起脾气:“有‘奔’有‘桑’,你奔丧啊!”小刘又不好让好友将车驶离接亲车队,百般劝说无果,小晴开始爆发,怎样也不肯上车。随之二人争吵起来。最终,小刘放出狠话:“婚不结了!”次日,两人来到民政部门办理了离婚手续。
无厘头口味太重、做菜太咸
2012年秋,小李与小王结婚一周年。二人生活较为平淡,偶尔也为琐事争吵,但争吵最主要原因是小李口味太重、做饭太咸。让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哭笑不得的是,二人竟然为了一勺盐而闪离、闪复。
从农村走进城市的小李就职于我市某企业行政部门,对妻子关爱有加,所有家务活全包下来,每天变着法、换着样给妻子烹饪美食。可就因为小李口重,做饭时盐放的太多,惹得妻子天天埋怨不断。起初,小王只是挑饭菜口味过咸,后来慢慢演变成“你们农村人就是口重”。一句“农村人”伤了小李的自尊心,矛盾不断升级。同年秋末,二人离婚。双方家长劝说后,二人认识到离婚行为过于草率,没几天,二人复婚。
【专家视点】
“抬抬手”就能挽回一段婚姻
婚恋心理专家王世清认为,年轻人冲动离婚不断增多的原因有很多,占到冲动式离婚主体的“90后”、“80后”小夫妻多为独生子女,自幼娇生惯养,婚后谁都不愿干家务活,琐事纷争不断,一旦发生矛盾,互不相让,冲动之下就会不计后果。
“夫妻双方有一方退让一步就可以挽救一段婚姻。”据王世清介绍,其曾经劝和的夫妻中,有一对的矛盾焦点较为典型。一对“80后”小夫妻,刚刚结婚一年,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谁也不肯让步。在王的引导下,丈夫开始退让,虽然二人仍有争吵,可每次争吵到一半时,丈夫都会拥抱妻子,妻子的情绪自然被融化。渐渐的,二人感情开始升温。王世清说:“夫妻之间避免不了争吵,但不要让争吵升级,有时一个拥抱、一个吻,‘抬抬手’就能挽回一段婚姻。”
速效离婚规定缺陷有三
专家认为,当前讲求效率的便捷式离婚促成了离婚率逐年攀高,冲动式离婚呈线性增长。
据了解,目前办理离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离婚,一种是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2003年10月1日,《婚姻登记条例》开始实施。《条例》简化和优化了登记手续,表现出对婚姻当事人自主权的充分尊重以及人本主义的彰显。这一规定,使办理离婚手续的时限由过去的“一个月内”改成了“当场”,这种制度设计使得离婚条件和离婚成本降低。离婚、复婚登记数量增长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这种速效离婚规定存在着一定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提升冲动式离婚发生概率。这种过于方便、快捷的办事制度容易造成轻率离婚,许多夫妻双方感情并未真正破裂,只因一时斗气情绪失控就提出离婚,而另一方也不愿意多加解释,抱着“离开谁都能活”的态度,最终导致婚姻瓦解。冲动式离婚当事人当中,一部分办完离婚后心生悔恨,很快前来登记处办理复婚登记。另一部分却受各种因素制约,碍于面子,不得不劳燕分飞,给自己的感情生活造成遗憾。
——难查明离婚真实意愿。“自愿”应包括:双方确实是自愿,即必须出自于婚姻双方的内心真实的意思表示。当场办理的时限规定,使登记机关对当事人是否“自愿”的认定存在很大难度。“假离婚”、“骗离婚”现象时有发生。“假离婚”和“骗离婚”目的很多,有的为了子女上学、落户;有的是为了规避计划生育、多生子女;有的是为了逃避债务、规避法律;有的是为了办低保补助;还有的是为二套房贷首付款等等。“假离婚”和“骗离婚”办理登记的过程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只是当事人离婚意识表示存在瑕疵,这一点婚姻登记机关本身没有足够的鉴定能力和手段,何况在当场办理的规定下,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更加困难。
——当事人有无民事行为能力难认定。对当事人行为能力尤其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鉴定,作为婚姻登记机关的工作人员很难识别判断。当场受理的规定,使得登记机关和办理登记人员没有任何时间和精力去做更多的调查了解,这就会因为当事人的隐瞒欺骗形成“无效婚姻”而导致诉讼纷争。
设置离婚冷静期降低离婚率
如何降低离婚率?这是个难题。套用一位出租车司机的玩笑话:“真正能阻止离婚的办法,就是离婚后房子归国家。”玩笑归玩笑,有关专家认为,如果可以开办婚姻辅导机构,对有结婚意愿的情侣提前开展介入式心理咨询,针对欲离婚者进行劝说,再减慢一些冲动式离婚的办理速度,设置离婚冷静期,或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离婚率。
此举对离婚率的降低程度不得而知,但一定会有效。今年春节过后第一个工作日,道里区民政局便劝走了7对欲冲动离婚的夫妻。
【新闻链接】
“保卫婚姻”各国都有招
韩国:韩国强制实施“离婚熟虑制”。根据规定,夫妇要求协议离婚时,法院不予立刻办理,而是给予一定时间要求夫妇两人“重新思考离婚要求”,一般有子女的家庭是3个月,无子女的家庭是1个月。经过这段“深思熟虑”后,法院再予审议办理。
法国:如果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必须分居3年以上,除非对方有严重过错。一般婚后6个月内不得离婚,如果6个月后共同申请离婚,还要经过3个月的考虑期。
美国:美国人办理离婚一般要花一年时间,所需的法律费用平均为1.5万至2万美元。如加利福尼亚州,从申请离婚到拿到离婚裁决书,至少要6个月时间。
英国:若协议离婚,则从第一次声明之日起要经过9个月的反省考虑期,才能再次申请离婚;若诉讼离婚,则要求先分居两年,若被告同意离婚才判决离婚,若被告不同意离婚,则要求起诉前连续分居5年。
德国:不承认协议离婚,即使双方都想离,也要通过法院,且要求双方分居1年以上才能申请无争议离婚。如果是一方申请诉讼离婚,则要求分居3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