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做一次性筷子工人都不使用 市民建议自备筷子用餐
2013-03-13 10:32:31 来源:黑龙江晨报  作者:白林鹤 王元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3日讯  一次性筷子多为三无产品,做筷子工人都不使用。哈尔滨市民建议,自备筷子用餐节约还环保、卫生。    

  小餐馆、美食广场及外卖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记者走访哈尔滨市30多家餐饮场所发现,目前只有一些小型餐馆、美食广场等处使用一次性筷子。在香坊区三大动力路一家美食广场,用餐的市民都在使用一次性筷子。刘玉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同事中午在此吃饭一直都是使用一次性筷子。“我们在这里吃午餐,每个小吃摊的店主给的一直都是一次性的筷子,我觉得商场这样做,是为了节省人工和时间成本,用过筷子的直接扔了就行,不用再刷。至于是不是卫生,我们也没怎么在意。”她说。

 

自备筷子 ,

  而哈尔滨市的一些高、中档饭店都已经开始重复使用消毒筷子,只有送外卖时会附赠几双一次性筷子。此外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多数都是小饭店、路边摊之类的地方,这些餐馆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几乎都是没有包装袋直接插在筷子盒里。

  一家小饭店的经营者告诉记者,为了降低成本,他们所购买的一次性筷子都是最便宜的。而且大量买筷子商家还会赠送一些塑料套,不忙的时候他们才会套到一次性筷子上,只是为了让顾客觉得干净,但其实没什么区别。

  市场上一次性筷子多是三无产品

  随后记者来到了哈尔滨市某大型批发市场进行探访得知,一次性筷子的价格很是低廉。在一家摊铺中,常见的一种扁扁的一次性筷子,没有外包装,被用橡皮筋成捆的绑着扔在编织袋子里,而编织袋子就放在地上或被商家扔在库房里。摊铺的店主告诉记者,像这种筷子小饭店用最合适,他们也不散着卖,来买的人通常一买就是一大袋子,55元一袋,里面有3000双,合不到2分钱一双,要是想让筷子看上去更卫生还可以赠送一些塑料套,如果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购买纸套。

  此外还有另一种常见的圆形一次性筷子,这种筷子有的没有包装,有的则装在一种很薄的塑料包装袋里,价格会稍微贵一些,3分钱左右一双。据店主介绍,这样的筷子也都是小饭店、路边摊和做外卖的来买的居多,销量也不错,还有比这个包装好一点的,但筷子是一样的,售价也在5分到1毛钱之间。当记者质疑筷子的包装上既没厂家地址也没保质期时,店主说这些筷子都是干的,没有受潮,肯定都能用,“你再放多长时间都行,我们一直都是这么放着的,也没见哪种筷子有保质期过了不能用的情况发生。”

  2003年国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及200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都对竹质、木质的一次性筷子有明确的标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对竹质和木质筷子的标识有着相同的规定:在每箱制品上应有制造厂厂名、出厂日期、保质期等标识。根据质检总局2006年颁布的《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实施细则》,一次性用品最小包装单元上应该对产品保质期有所标注。


 

  自备筷子用餐 节约环保卫生

  “我国每年生产800亿双一次性筷子,相当于要砍伐2000万棵生长20年的大树!”长期关注森林资源的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森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柏广新,在提起一次性筷子对木材资源的浪费时表示。

  记者就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问题采访了30名市民,受访者普遍表示就餐时应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最好自带餐具。市民邵女士说,每次到小饭店吃饭的时候用的都是饭店提供的一次性筷子,自己也会下意识地看一下筷子上面是否干净,有时甚至还会将两支筷子互相刮擦,以把上面的木屑刮掉,但吃饭的时候还是觉得不放心。即使饭店提供的重复使用筷子用着也不放心,因为不知道是不是真消毒了,所以往后也考虑出门吃饭自带餐具,吃着也放心。

  市民赵先生说,“大家都知道一次性筷子是用木头制造的,如果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就是保护我们的环境。我觉得应该提倡自带餐具,餐馆也尽量不提供一次性餐具,这样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浪费。”

  “做出的筷子我们自己都不用” 

  记者采访到了一位曾在一次性筷子生产厂当工人的孙女士,据她介绍,前几年她在南方一家没有执照的筷子加工厂工作,工人生产出的一次性筷子,他们自己都不用。“老板上货用来制作筷子的木头都是切割好的原木,我们会把木头在机器里进行切分,之后再进行分类,有些筷子生产出来颜色不好,老板会和厂里的‘技术工人’在一个特殊的车间,对筷子进行二次处理,原来那些品质不好的筷子,会变白许多,听厂里的老工人说,那些‘技术工人’是往筷子里加‘材料’了。所以厂里的工人吃饭都是自己准备筷子,从不用生产出来的筷子。”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李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