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5日讯 (记者 魏义松) “我建议国家制定以明确培育和确保民族制药工业主要地位为目标的制药产业政策!”全国人大代表周有财一句话点明主题。
全国人大代表周有财。东北网记者 顾少宇 摄
从事制药行业的周有财代表说,“在我国制药工业体系中,虽然制剂生产总量居全球首位,但西药一直占据主流地位。中医药具有优良效性、悠久历史,但难以支撑民族制药工业的主导地位。首先,在制药产业的研发创新由跨国企业引领,当代制药工业以西方科学体系为标准;其次,国内主流市场的产品占有率以跨国企业产品为主。另外,社会主流意识大多认同跨国企业产品,医疗机构的临床应用普遍优先使用跨国药企产品。”
周有财介绍,民族制药工业产业主要地位的缺失直接导致我国本土制药工业国际竞争能力和持续竞争能力的不足。在满足我国公民的健康需求,特别在可能出现重大突发大事件国家和公众对药品的急切需求时,民族制药产业还存在显著的结构缺陷,这一现状离承担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重任的综合能力要求尚有差距。
周有财建议,制定我国制药产业政策,明确以培育和确保民族制药工业主要地位为目标。要加大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积极争夺未来制药产业创新引领高地。充分兼顾到国内企业创新、资本、管理和生产经营能力的实际水平,在创新、生产质量监管的提升上利用政策引领,以实现主流企业的跟进发展。在药品注册、定价和医保、集中采购临床应用等政策上,更多地扶持符合我国企业创新现状的仿制及仿创结合的技术产品。本土企业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市场领域,要针对国内外产品采取统一协调的定价政策、统一的招标政策,对民族制药企业产品采取鼓励使用政策。
“在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制药产业的格局错综复杂,民族制药工业必须脱颖而出,担负起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和民族振兴的重任。制药产业政策必须条分缕析、层层深入、有针对性地真正为本土民族制药工业的崛起保驾护航。”周有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