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3月16日讯 圣·索菲亚教堂、文庙、霁虹桥作为冰城的标志,因其建造年代早且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因为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管,这些文物遭到了涂刻。专家表示,根据法律规定,刻画、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如果涂刻给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属于违法行为。

索菲亚教堂上被刻的字
索菲亚教堂墙面被刻花
15日8时,记者来到圣·索菲亚教堂,教堂四周的墙体上到处是游人刻下的字迹,“我爱你”、“到此一游”的字样多达30余处。不少刻过字的砖墙上,还留下了被修复过的痕迹。“我经常在这里散步,傍晚时常会有人偷偷摸摸地往墙上刻字。”哈市市民王先生说,遇见游人乱刻乱画,他便上前阻止,不少人则回应王先生一句“乱管闲事”。
记者了解到,圣·索菲亚教堂建于1932年,1996年1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霁虹桥桥体被涂小广告
15日9时,记者在霁虹桥看到,四座方尖碑上都被涂上了办证的小广告,有的是用不干胶粘上去的,有的是用黑色的笔写上去的。哈市市民孙女士说,霁虹桥是一座近百岁的老桥,是连接道里区和南岗区的一条重要通道,“这里被涂上了小广告,真给冰城的市容抹黑。”
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1986年霁虹桥被定为一类保护建筑,2008年被定为哈尔滨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的龟趺上被刻了字
哈尔滨文庙龟趺鼻子被刻字
15日11时许,记者在哈尔滨文庙看到,虽然有“院内有监控”、“爱护文物”的牌子,可文庙碑志和驮碑志的龟趺还是未能幸免。龟趺的鼻子上刻着“陈奇”二字。市民董先生气愤地说:“文庙是哈尔滨为数不多的基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乱刻乱画的人太没素质了。
据了解,哈尔滨文庙1996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专家:故意损毁文物可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文保工作者曾一智介绍,按照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刻画、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刻画、涂污造成文物不可逆的破坏,如字迹无法擦去、用有颜色的染料进行涂抹等,可以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作为文物使用管理单位,虽然没有行政处罚权,但有责任对记录刻画、涂污文物的破坏者予以制止,如破坏者对文物造成不可逆转毁坏的,文保单位要立即向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或公安机关进行举报、报案,由其进行裁量和处罚。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的,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