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3月18日讯 在距高考仅剩的八十多天里,很多考生陷入“题海战”中,这是高考科学备考的一个误区。17日,“2013年高考冲刺及志愿填报策略公益报告会”举办,哈师大附中特级教师、著名高考志愿专家郭建民为考生指出一条复习捷径——用高考真题来提升复习潜能,因为高考真题反映了高考命题的趋势与轨迹,常做高考真题有助于学生找准方向,提升复习效率。
郭建民
制定个性复习规划
郭建民老师介绍,在接下来的备考中,学生涨分主要来自三方面:科学复习、科学答题、心态调整。以科学复习为例,涨分主要有三点:
首先,在老师引领下,制定知己知彼的个性化复习方案。“知己”是指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通过模拟考试反思自己哪科强,哪科弱,就一个学科而言,哪部分知识是自己的强项,哪部分是弱项,进而分析形成弱科弱项的原因。所谓“知彼”,是指了解高考各个学科的学科特点、各学科试卷的结构特点和难易特点等。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制定复习规划。各科老师都强调自己学科的重要性,拼命下卷子,学生陷入题海,这是复习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演练高考真题,提升学科素养与能力。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找出新课程高考的命题特点:一是素养立意。二是突出学科主干知识。三是创设新的情景材料,重在联系实际。四是凸出考查学生独立学习过程。五是重视综合、在学科内主干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六是凸出语文、数学工具学科作用。历史得分低,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阅读材料能力差;而理、化等学科注重考察数学应用计算能力。七是试题难度总体适宜,但综合性、灵活性、联系实际能力明显增强,需要通过做高考真题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解题能力。因此建议考生通过做高考真题在提升学科素养等能力上下功夫,通过高考真题找出命题轨迹、深刻挖掘教材等。
最后是总结反思。新课程高考凸出考核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因此学生在考试后反思、总结就显得非常重要。郭老师认为模拟考试主要是模拟临场经验、模拟答题技巧、模拟心理素质。一模成绩偏低比较正常,它与试卷难度及内容有关,还与学生答题技巧不适应有关。随着二模、三模的进行,学生答题的适应性越来越强,高考时成绩会有明显的提升。
报志愿要兼顾兴趣潜能等因素
现阶段家长一方面为学生做好后勤保障等工作,另一方面要为填报志愿做准备,应开始为报志愿搜集信息。因为想上理想的大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分数,二是志愿,分数是基础,志愿是依据。
在进行报志愿的准备时,既需技巧,又需先进理念,先进理念是“魂”。填报志愿与考生的生涯规划相结合,要从长远发展角度选择院校和专业。例如,三位考生同时考了580分,但第一位考生大学毕业后打算出国,报志愿主要是看想留学的国家对国内大学的认可度;第二位考生大学毕业后打算在国内读研,不仅要看本科的教学质量,更要看研究生的教学质量;第三位考生打算大学毕业后就业,不仅要选学校更要选专业,要看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还要结合能否创业来选择。
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受多种因素制约,应尽可能统筹兼顾。分数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些学生和家长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这就走入误区;而过分强调地域因素,非北京的学校不上,也走入了误区。分数不高的考生在不能各项因素统筹兼顾时,什么因素排在前面,应做出正确的选择。郭老师认为,就地域因素和院校专业的实力来比,应更看重院校专业的实力强弱。
报志愿要与考生的兴趣、潜能、性格和气质类型等因素相结合,孩子是存在个性差异的,要发挥其优势,扬长比补短更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