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6日讯 近日,黑龙江省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东方白鹳新建的35个人工鸟巢投入使用。至此,洪河保护区20年来累计搭建人工鸟巢183个,为350对东方白鹳提供了“婚房”。
东方白鹳每年3月下旬从越冬地回迁至保护区,天气、降雪等不利因素直接影响东方白鹳筑巢繁殖。为让更多东方白鹳在洪河保护区“落户”,红河保护区科研人员根据东方白鹳的生活习性,用木杆、树枝、茅草、铁丝等材料,为它们在湿地内搭建人工鸟巢。1993年以来,共有183对东方白鹳在洪河保护区内的人工“婚房”安家,繁衍雏鸟1000只以上。
记者从洪河保护区了解到,除了搭建人工鸟巢,科研人员还对东方白鹳的数量分布、繁殖习性、迁徙行为等内容开展研究,确保东方白鹳在全球的种群数量逐年攀升。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总面积21836公顷,被誉为“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保护区主要保护水生、陆生生物及其环境共同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及东方白鹳、丹顶鹤、白枕鹤、大天鹅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责任编辑:李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