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扫“二维码”网购竟遭强制下载 网络专家:四招防中毒
2013-03-26 10:53:43 来源:生活报  作者:石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3月26日讯 如今不少手机“时尚达人”都在用一种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商家的优惠券、购买电影票和团购食品等。可就是这个给人们带来便利的系统,却被一些不法分子给盯上了,成为强制安装软件的工具。近日,就有不少市民因为扫描了“病毒”二维码而被骗。为此,网络专家提醒,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在线购物、支付费用时要看清网站域名,不要轻易点击反复自动弹出的小窗口页面。

  扫个优惠二维码被强制下载软件

  在哈市一家企业上班的宋某平日里喜欢在网上购物。几天前,她看到一个用手机扫描网站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获得便宜电影票的信息后,就按照要求操作了一下。宋某说,她当时用手机扫描了一下,结果扫描了一个软件下来,等待了几天后,发现电影票没到,好几十块钱的话费却没了。

  带着不解,宋某拨打了手机话费的服务热线。查询详单后才发现,扫过的那个二维码使她的手机产生了将近200兆的下载量,消耗了她好几十元的话费。

  二维码成手机病毒传播新途径

  对此网络专家表示,宋某这是遇到了一个陷阱。专家认为,从理论上讲,如果扫描二维码后得到的是单纯文本信息,一般不会“中招”,但如果得到的是一条网址链接或运行程序,就要警惕了。一旦中毒,就可能泄露手机通讯录、银行卡号等与手机绑定的隐私,甚至会被乱扣话费。

  专家表示,二维码本身并没有毒,关键看它链接或下载的内容。一些不法分子将有毒或带插件的网址生成一个二维码,并宣称为优惠券、软件或视频等,以诱导用户进行扫描。而这种专门针对手机上网用户的诈骗手段,多是采用强制下载、安装应用软件等方式,以达到获取推广费用或恶意扣费的目的。

  专家:做到四点可避免中毒受损失

  如何避免二维码中毒造成损失呢?网络专家介绍,首先,消费者可以在手机上安装安全软件,选用加入监测功能的扫码工具,扫到可疑网址时,会有安全提醒;其次,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盲目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购物、支付费用时要看清网站域名,不要轻易点击自动弹出的小窗口页面;再次,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不要轻易透露;第四,如果手机和银行卡绑定了,不要在银行卡内储存过大数额的资金,避免中毒后受到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