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6日讯 记者今天从市农委获悉,针对今年异常特殊的春耕生产形势,入春以来,我市把抗春涝、保春种、夺全苗作为今春的中心任务来抓,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关键措施落实,迅速掀起了备春耕生产热潮,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确保打赢春耕生产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全市已筹措资金61.3亿元、占总需求量的83%,已下摆农作物种子3.29万吨、占应供量的74%,下摆农药2093吨、占需求量的43%,下摆化肥22.3万吨、占需求量的53%;完成大棚清雪8.6万栋、占计划的88%,完成扣棚5.4万栋、占应扣数量的55%,完成做床面积2817万平方米、占任务量的76%,完成备土110.4万立方米、已超过90%,71处智能化水稻催芽基地设备检修调试已接近尾声、2万余吨浸种催芽任务也已全部分解落实到户;已销售粮食111.85亿斤,占商品量的76%。同时,秸秆清理出地及旱田活雪促融工作已全面展开,已完成秸秆清理26.8万亩、占应出面积的15.5%,完成活雪散墒33.9万亩,占总量的14%。
2月17日,也就是大年初八,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喆就组织各县(市)区及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气象、水文、粮食、种子、金融等涉农部门的专家学者召开了农业生产形势分析及专家会商会议,对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确立了“抗春涝、保春种、夺全苗”的春耕生产总体思路,并形成了《佳木斯市二〇一三年农业生产形势分析及专家会商建议》下发至各县(市)区,强力推进备春耕生产安全高位运行。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大备春耕生产的服务与推进力度,3月4日,市农委又组织下派了6个由副处级领导带队的备春耕生产指导组,采取包县的方式,深入各县(市)区检查督导备春耕工作。同时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备春耕督导检查组,深入到镇村屯,指导备春耕生产,迅速掀起了备春耕生产热潮,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针对去冬降雪大、积雪厚的实际情况,入春以来,我市把水田备耕生产摆上重要位置,以抓农时抢积温为重点,以育壮秧创高产为目标,立足“早”字抓推进。2月1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喆,副市长周启涛就组织各县(市)区及市直农口部门召开了全市水稻生产推进会,把“扣棚增温”作为当前水田备耕生产的首要任务。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包括扣棚、浸种、育苗、插秧等工作的具体任务指标和作业标准,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对扣棚出现进度不快、标准不高、效果不好的,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各县(市)区组织包村干部、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等成立扣棚服务队95个,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清雪扣棚8120余栋,有力地促进了水稻扣棚增温全面铺开。
针对冬季降雪量较大的实际,市农委编印了大棚育苗操作规程等农业实用技术资料和宣传手册4万多份,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春耕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宣传提早扣棚、智能催芽的好处,做到家喻户晓,提高了广大农户提早清雪扣棚的意识。充分发挥村干部、科技明白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用典型示范带动水稻种植户早清雪、早扣棚。富锦市种粮大户孙胜海2月28日就已结束扣棚,在他的带动下,全体村民迅速行动起来,不到一周时间全村260余栋大棚扣棚工作全面完成。桦南县梨树乡孙斌、于洪军于2月25日开始扣棚,3月6日结束扣棚,带动全乡水田户3月10日扣棚工作全部结束。同时号召农户及早对育秧床土进行粉碎备置,为适时育秧做好充分准备。
针对当前降水多、积雪厚等不利气象条件,我市把秸秆清理、活雪促融作为抗涝保种的突出工作来抓,为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2月28日就成立了4个由农业、农机、气象三个领域专家组成的工作组深入村屯地块,以地块为单位对各地土壤墒情及秸秆残留情况进行了实地摸排调查,并将低洼地块进行逐一登记,为适时、适地展开活雪促融提供了可靠依据。与此同时,为提高作业效率,全面加快秸秆清理与活雪促融进度,在采取以每家每户为主模式的基础上,还组织机械、畜力、人力,对秸秆量大、积雪较深的地区,进行集中突击清理、活雪、散墒,进一步加快了秸秆清理与活雪促融作业进度,为抢抓农时,适时早整地、早播种奠定了基础。为防止部分土壤湿度大、排水困难的低洼旱田地块无法适时整地播种,进一步加大了旱改水补贴力度,积极鼓励、引导农户因地制宜采取旱改水措施,变内涝不利为有利,有效地保证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