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7日讯 一名女孩坐公交车没让座,被老人揪着头发殴打。事发之后,另一群老人走上街头,倡议老人也要为年轻人让座。近日,在郑州市发生的两条关于“公交车上让座”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热议。近日,记者踏上了哈市多条线路公交车,看看冰城市民对于让座一事究竟持有怎样的态度。

资料图。
记者体验
公交车上让座挺常见
21日9时30分,记者在哈市道里区河松小区附近乘坐12路公交车。随着公交车一站站停靠,车上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人在上车后发现没有空座位,就找个人少的位置扶着把手站好。由于该线路横跨道里、道外两个区,车程较长,途经车站多为居民区和繁华商区,中途有不少老年人上车。没等驾驶员提醒,一些乘车的年轻人看见老人上来,都能主动让座。仅有一小部分市民,对站在身边的老年人视而不见,表现得比较冷漠。
25日13时许,记者在哈市道里区透笼街乘坐一辆113路公交车。跟记者一同上车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她刚一上车,就有市民起身为其让座,“您坐这儿吧。”“谢谢你,姑娘。”老人连声道谢。老人姓齐,今年74岁了,是哈市一所大学的退休教师。对于“公交车让座风波”,齐老师说:“公交车让座应该自愿,老年人不能强制别人让座。我就有老年证,上车都有人给我让座,我非常感动。”
坐在齐老师前排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上班时他一般都会让座,但下班后实在太累了,让座有点力不从心。“希望老年人可以错时出门,避开上下班高峰期搭乘公交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般情况下,年轻人都能主动让座,而且为老年人让座的较多,为年龄较小孩子让座的情况比较少。而大部分老年人或者小孩在得到座位后,都会以感谢回应。
采访中多位市民表示,公交车上是否让座,不应该看年龄,而是应当给更需要的人。“像郑州发生的这种情况,即使一个人不让,其他乘客也应该主动站起来让座。”
71岁的戴先生告诉记者,其实有时候一些老年人并不想让年轻人让座,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还不算老。而68岁的苗女士则说,一些年轻人在公交车上戴着耳机听音乐,对老年人熟视无睹,对此她很气愤。
资料图。
公交驾驶员
挨打属于个别现象
对于公交车上让座一事,记者还采访了哈市部分公交车驾驶员。他们普遍反映,像近日郑州发生的“不让座就挨打”的事件只是个别现象,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并不多见。
公交车驾驶员张师傅告诉记者,在他的车上也曾发生过一起类似事件。2011年夏天,一对满头银发的老年夫妇在市人大站上了车,当时车上乘客不是很多,前边4人在老夫妇上车后全部把头扭向窗外。“我看没人让座,就喊了句‘麻烦年轻人给老年人让让座。’”张师傅说,在这之后,坐在最靠前面位置的两位女乘客像没听见一样,她们身后的一男一女也若无其事的低下了头。“实在看不下去了,我就又说了一遍‘给老年人让个座儿。’”这时才有下车门附近的乘客站起来说让座。
“这样的事儿,其实并不多见,有时候让不让座大家也都不计较,很少会发生正面冲突。”张师傅表示,若发生类似的情况,如果冲突不激烈,一般驾驶员为了保证运营,不会过多介入。但如果冲突比较激烈,一般驾驶员会对双方进行劝阻。
资料图。
网友热议
让座不分老少贵在理解
对于公交车上让座的话题和近期发生的“打人事件”,很多网友谈出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一剑封喉】买票上车的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座位的权利,这丝毫没有过分的要求。平等的诉求比道德更优先。因为道德是难以度量的一个软性指标,比如说,“老”的定义,多老才算老……
【网友栀子花开】一辆公交车,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公交车里,我们能看到人生百态,仅仅是一个让座不让座的问题,就能让很多人有不同的反应。
【网友海边的小贝壳】让座不分老少,让座贵在理解,贵在关爱,只要有爱,年轻人可以给老年人让座,老年人也可以给年轻人让座。
【网友江南醉】中国社会已经迈入老龄化阶段,社会上突然多了很多白发老人,原先老人不多时,让个座还不觉得是问题,当老人越来越多,多到“逼”得年轻人无位可坐时,社会就产生了逆反情绪。虽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可社会还没有做好精神和道德上的准备,于是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网友百变大侠】平心而论,对于让座这样的小事,如果不是身体不适或者上班过于劳累,一般年轻人都是比较礼让的,一些老年人在让座这个问题上也没必要上来就摆出一副“我是老年人,你们必须得给我让座”的架势。即使看不惯不让座的年轻人,也没必要横眉竖眼、居高临下的去教育人家,毕竟,让座是个道德问题,不是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