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3月27日讯 每块500元买来的“袁大头”,一鉴定才知都是赝品,实际价格还不到50元。本想收藏“袁大头”的市民邱先生,一不小心成了“冤大头”。

市民邱先生买到的赝品“袁大头”
邱先生今年40多岁,平时就酷爱收藏。2011年年底,他在道外区同记古玩市场遇到一位老人要转让“袁大头”。老人告诉他,这些钱币都是祖传的,由于着急用钱才不得已要卖,每块500元,而当时袁大头的市场行价都在600多元,邱先生觉得很划算,就买了20多块“袁大头”。

到了今年3月份,邱先生拿着“袁大头”前往北京准备出手,但一连走了多家古玩市场,均被告知这些银元是赝品。一位文物鉴定家告诉邱先生,他买的钱币实际上年限还不到10年,更不是纯银的,而是黄铜度了几层银,实际价格连50元都不到。回到哈尔滨后,他再次找到了当初那位老人,但由于交易时并没有相关凭据,邱先生很难维权。如今,这二十多枚“袁大头”让邱先生体验到了成为“冤大头”的经历,这让他更理解了一句话:“收藏市场,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