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龙江28岁IT男智商高达148 考入世界顶级高智商俱乐部
2013-03-27 10:23:51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李皙寅本报记者王铁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7日讯 正常人的智商在90到110左右,他们的智商均达148以上;他们的身上印着“聪明人的标签”,是人们眼中的“天才”——世界顶级高智商俱乐部“门萨”俱乐部,在中国大陆仅有200余名会员,主要集中在京沪广等大城市,黑龙江会员仅有一名。

  什么人能“入会”门萨?他们的智商与情商成正比吗?近日,记者采访到了我省唯一的门萨会员——门萨中国第87号注册的哈尔滨籍会员赵光琦,探秘他与门萨的故事。

  与门萨结缘,最早在学生时代,那时他“上课不做笔记、不写作业,靠好记性,考前背背书就能过关”,还特喜欢玩智力游戏,尤其是“数独”。玩家根据9×9宫格内的已知数字,推理出其它空格的数字,谜题只有唯一答案,光琦总是在同学面前用最短的时间填出所有数字。后来,他从网络上认识了门萨,心血来潮地试过丹麦门萨的免费模拟题,测试结果智商135,感觉不够入门标准,这事儿就撂下了。

门萨年会上使用的门萨币

  毕业后,他签约IT行业做售前工程师,待遇丰厚,3年下来有所成就,却萌生了跳槽转行的念头,“比起技术工作,销售更考验人,有挑战性”。家人极力反对,为了说服他们,也为了证明自己从小到大究竟是耍小聪明还是有真智慧,门萨考试被他拿来与妈妈做赌约,赌注是对工作的选择权。

  2011年10月,在清华大学的一间密闭教室,3人监考,20分钟限时完成45道图形逻辑题,最难的选项8选1。一个月后,光琦收到了一封来自门萨总部的电子邮件,祝贺他成为门萨中国第87号会员,是黑龙江唯一一名门萨会员。

  24日上午,记者见到了赵光琦。他今年28岁,小平头、黑框眼镜。毕业于国内某著名理工大学,现供职一家世界500强的的企业,任销售经理。

  打赌跳槽IT男成了门萨会员

  去年6月,门萨中国首届年会,赵光琦从哈尔滨乘飞机直奔上海。一进会馆大门,先领张二维码卡片和一定数量的门萨币。几十人玩起了找朋友的游戏,通过识别器扫描二维码卡上的藏头诗,对上暗语即确定队友。接着进入智力大通关,4道关卡谜题各有一个数字答案,将其排列组合得到一组密码。游戏难度着实不小,一向手到擒来的光琦,当看见熟悉的数独配上了字母填空,也不禁抓耳挠腮。在团队智慧下,密码箱被一一解锁,里面丰厚的门萨币各归其主。他又带上“奖金”来到棋牌竞赛区,以色列麻将、三国杀、冷战热斗、达芬奇密码等桌游,酣战淋漓,较量的不仅是牌技更是演技,游戏中大家身份亦正亦邪,依靠推理锁定对手,即使老玩家也难免看走眼。光琦用赢来的门萨币,通过奖品竞拍兑换到一个ATM机储蓄盒。

  次日,门萨会员应邀挑战当下热门游戏“密室逃脱”的社会玩家,主题是“解救美人鱼”,地点设定在商场内,两组人马分头寻找。线索或在电梯间,或在垃圾桶旁,环环相扣。如“无脸鱼”的提示是到4楼找到1个没有头的模特;手里拿着写满杂七杂八汉字的纸条,比对地面上圆圈的留白处而得到通关密语。最终,门萨队第一个成功救出被困密室中的女模特。

  光琦说,一连两天都在玩游戏,在普通人看来也许是种煎熬,有人因不懂而无法理解门萨会员的行为,可自己很享受这种智力上的冲浪,身心得到极大的愉悦。

  与一般企业、团体的年会不同,门萨年会上不是吃吃喝喝、联谊狂欢,而是一群聪明人聚在一起PK智商的盛宴。


会员们在一起玩以色列麻将

  门萨年会:智商PK的盛宴

  一群多才风趣的年轻人

  赵光琦说,入会一年以来,他通过所接触到的门萨中国成员,发现他们身上有个共同的特质——年轻有为,80后、90后占全体会员的比例达80%,会员扎堆在京沪广等大城市。他们大多很有才,职业分布广泛,多为私营企业主、大型外企与国企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金融、地产、IT、国贸、媒体、律师等,都是各领域的中坚力量。

  领悟力强、上手快,热衷交流和挑战,喜欢创造性工作,经常不按常理出牌,是门萨会员身上的标签。女会员徐崎辞掉工作,当起背包客周游中国;北京的李昂达毕业即创业,放弃令人羡慕的外企高收入;“比我聪明的没我漂亮,比我漂亮的没我聪明”,网络红人、中国门萨主席杨冰阳,还是知名情感作家。

  光琦说,其实我们也是普通人,只不过智商过人,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上表现出与众不同——门萨里“牛人”很多:3秒记住人的相貌和职业,脑海里就能绘出一张人力资源脉络网的“猎头”;对语言有极高的敏感度,会脱口说5、6门外语的“怪才”;因14岁考入大学,苦恼在学校找不到同龄女友的“小神童”;甚至还有“搜狗拼音输入法”首任产品经理……和他们比起来,赵光琦笑着说:“我也就能胸口碎大石了!”

  工作出色,生活也有品质,门萨会员从不疲于奔命,而是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光琦告诉记者,这群人平常都很闲,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与生活品味。平日,群里只要有人喊一嗓子“出来玩吧!”“在哪?”“走起!”而大家经常小聚的形式,其实很简单:饮茶、闲聊与旅游。

  门萨于2010年正式进入中国,经国际认证,大陆现有会员200余人。

纪念门萨年会的蛋糕

  你会是下一个门萨吗?

  对多数人来说,参加门萨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心智予以一种激励,最终能在平等的交流中获得乐趣与提高心智,至于“聪明人的标签”在现实当中已没那么重要。门萨会员相信,聪明人的思维和行为与常人不同,他们普遍在日常生活中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加入门萨,就是为了寻求同伴,去除“寒气”。在这里,不用再担心别人听不懂你的话,就是讲个冷笑话,大家也能明白笑点;交际圈也变大了,有人从中找到了生意伙伴,还有人收获了爱情。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下,世俗遵循中庸之道,大智慧常被定义为“大智若愚”与“难得糊涂”,对于聪明人的出位,往往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喜欢自我表现被一些人理解为不合群、不稳重。赵光琦说,门萨会员一般都能很快参透规律,使得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所以经常招人妒忌,在公司同事之间、上下级关系中处的位置很敏感。他认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游戏规则是情商比智商更加重要,“现在做销售深有体会,要懂得掌握好自己和客户交流的节奏,靠的多是你的情商。”

  对于网上有将门萨神化的言论,赵光琦说,它只是你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不必太在意,中国人口总数与黄种人较高的平均智商,预示着未来门萨会员人数将迅速增长。

  门萨在中国,从报名考试不设身份和文化门槛,到AA制吃饭聊天,分享彼此的成功,这种平等理念让门萨显得比较单纯。拿交女友的标准来说,赵光琦也是把聪明摆在了第一位。

  Mensa,是拉丁语中的圆桌,其寓意是成员间平等地坐在一起。门萨是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1946年成立于英国牛津,是专为高智商人建立的国际社团,入门考试通过率仅2%,两次不过终身禁考。拥有11万名会员,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门萨除了为会员提供一个充满刺激的智力交流论坛外,还将最具挑战的智力题目出版成册,热销欧美。目前,门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最权威的高智商俱乐部。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