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报复“告状”下属场长雇凶杀人 警察一眼认出逃亡三年逃犯(图)
2013-03-27 12:38:28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耿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7日讯 2009年年末的一天夜晚,受雇于人的张伟伙同他人头戴面罩闯进木兰县一民房,抡棒行凶,造成一死一伤。之后,张伟逃至外省,藏匿于一处容纳有上万名务工人员的工棚区躲避追捕。前不久,我市警方跨省追凶,通过锁定张伟“嘴唇薄”这一常人难以察觉的面部特征,将嫌犯缉拿归案。目前,该案所有嫌疑人均被抓捕归案。

   受人指使蒙面歹徒入室行凶

  2009年12月10日20时30分左右,木兰县一良种场职工刘明(男,54岁)及其妻子李小琴(女,52岁)在自家睡觉,3名蒙面歹徒破门而入。他们二话不说,抡起手中的木棒,猛击刘明和李小琴。事后,两名受害人被送到医院抢救,刘明经鉴定为重伤,李小琴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当晚死亡。

  木兰县公安局投入大量警力侦办此案,但由于歹徒作案时用黑布蒙面,受害人刘明不能准确指认嫌疑人身份,这给破案带来很大难度。侦查员分析,几名歹徒除了伤人,并没有对受害人家中的财物进行侵占,因此,这应该是一起有预谋的以报复为目的的案件。

  经过排查,侦查员发现,刘明曾到上级部门举报良种场场主张冬在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很可能遭到张冬记恨。可经调查,张冬在案发当晚没有作案时间,而他弟弟张伟的脸部出现肿胀伤。侦查员寻找张伟,却发现他已经潜逃。因此,侦查员确定张伟有重大的作案嫌疑,并对其进行网上通缉。然而,张伟却像泥牛入海,音信全无。

   工棚缉凶锁定“薄嘴唇”

  2013年年初,通过重新梳理当年的线索,木兰县公安局新任局长刘英明、副局长李树涛决定改变查案思路,同时成立专案组。

  经侦查,与张伟一同作案的另外几名嫌疑人一一浮出水面,分别是木兰县村民:赵军、李明亮、王波涛。因为本案的首要嫌疑人张伟已经潜逃,为避免打草惊蛇,侦查员没有立刻抓捕其他嫌疑人,而是全力追查张伟的下落,后查明,张伟藏身于辽宁省营口市。

  今年3月13日,李树涛带领4名侦查员,前往辽宁营口抓捕张伟。可到达目的地时却发现,张伟藏身的厂区规模巨大,上万名务工人员在此居住。侦查员们在工棚里一个一个排查,第二天晚8时20分,昏暗的工棚里,一张面孔一闪而过,此时的张伟头发已掉光一半,面容苍老了十多岁。但凭着“嘴唇薄而平”这一常人难以察觉的面部特征,侦查员肖国峰锁定“他就是张伟!”逃亡3年之久的命案逃犯束手就擒。


 

  抓捕嫌犯三地同时收网

  收网时机已经成熟,3月16日晚8时,三组侦查员同时行动,将赵军,李明亮和王波涛抓获。第二天凌晨4时,又将犯罪嫌疑人张冬抓获。至此,本案所有涉案人员全部落网。

  赵军、李明亮、王波涛到案后,均对当年打死李小琴、打伤刘明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证据确凿,之前拒不交代的张伟也终于低头认罪。(本文案件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真相大白

  张伟供认:2009年,受害人刘明多次向上级反映张冬工作中的违规操作问题,张冬对此怀恨在心,找到张伟欲对刘明进行打击报复,并承诺,事成之后必有好处。张伟召集赵军,李明亮及王波涛,并许以10000元佣金。12月10日,王波涛驾车将其余三名嫌疑人拉到刘明家。张伟带领赵军、李明亮蒙面持木棍冲进室内,在殴打被害人过程中,张伟的脸部被赵军误伤,因此他连夜潜逃,改名换姓,开始了逃亡生涯。没想到,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法网。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