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3月29日讯 记者近日从省民政厅获悉,今年我省继续倡导文明、绿色、环保、健康的清明祭扫方式,在全省各殡葬服务单位开展鲜花、音乐祭悼,在街头摆放祭祀鼎和焚烧桶,在社区设置“天堂信箱”,提倡市民利用微博、网上纪念堂等健康方式祭奠亲人,文明过清明节。
据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负责人介绍,日前,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已抢前抓早做好了清明节祭祀准备工作。清明节期间,哈尔滨市将继续在哈平路殡仪馆、皇山公墓,推出“点一首歌寄哀思”音乐祭悼方式,在皇山公墓开展植树祭故人活动,在中央大街举行“清明民俗文化展”,每年一次的海葬也将继续在大连举办。此外,民政部门将“天堂信箱”设置在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邮寄”对亲人的思念。哈尔滨市民政部门还将推出“清明祭扫微博”,市民可以通过“微祭扫”平台表达自己对已故亲人的哀思,网友可以以“寄往天堂的信”为主题编写微博。齐齐哈尔市民政局以低碳环保为重点,推广鲜花网络祭祀、集中共祭、家庭追思等现代祭祀形式,组织开展植树踏青、休闲健身、经典诵读等民俗文化活动,逐步将倚重实地实物祭祀,转变到注重“慎终追远”的精神传承上来。鸡西市民政局广泛传播绿色、环保、低碳、人文的殡葬理念,引导广大市民群众以科学健康文明的方式祭祀。
同时,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等地社区在主要街路口摆放祭祀鼎,市民可到指定地点祭祀,也可到社区领取焚烧桶文明祭祀。清明节期间,全省各殡葬服务单位将推出延长工作时间,增加收费窗口数量,提供免费接站车,为年老、体弱、残疾人开设专口,免费为市民提供祭扫工具,提供远程祭悼服务等便民服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