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3月29日讯 3月22日,记者在庆安林业部门获悉,这个县把今后造林重点放在创新推进红松坚果林工程上,力建全省最大规模的红松坚果林基地。
这个县之所以发展红松坚果林,是因为自2002年,这个县造林的树种大部分是以杨树为主,即将到了采伐期,林木资源面临枯竭,可持续发展将受到影响,急需新的树种进行接班替换;并且当前造林以阔叶为主、品种单一,极易造成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另外,造林地块极其匮乏,每年都难以完成省里下的造林指标任务。
面对这一造林严峻形势,为实现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个县结合2008年培育樟子松嫁接500亩红松种穗的成功经验,确定了以大力发展樟子松嫁接红松坚果林为工作重点,强力推进红松坚果林基地建设。过去两年,共建设红松坚果林1.6万亩,栽植苗木64万株,已嫁接和移栽红松坚果林6000亩24万株,在发展、致富等7个乡镇完成基地建设11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红松坚果林项目扶持资金,力争项目扶持资金2000万元。
在充分实践论证的基础上,这个县确定实施红松坚果林项目工程,把今后造林工作重点放在红松坚果林基地建设,扩大栽植面积,今年确保达到1万亩,在去年已经完成11处基地基础上,今年确保完成在新胜、致富两个乡镇再各完成一处。力争十二五期间总量达到5万亩,建成全省最大规模的红松坚果林基地。
据介绍,栽植红松坚果林其优势有三个方面:一是从经济效益看,红松坚果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珍贵食品。天然红松结实需要30年到40年时间,而人工嫁接繁育红松坚果林只需要3年时间就可以结实,经济价值极高。二是从生态效益看,在林下造林既解决了营造红松坚果林的用地问题,又保证了在工程造林采伐后,经济林能够继续发挥生态效益,既营造了接班林,又使林地利用价值达到最大化,达到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造福子孙的目的。三是从社会效益看,种植红松坚果林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真正体现了永续造福的作用。同时,又能带动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