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4月3日讯 从1日起,哈市南岗区开始在全区18个街道办推行“公交式收垃圾”新模式,50辆小型垃圾车正式“服役”。那么,什么是“公交式垃圾收运”?这种“垃圾新政”能在哈市大规模推广吗?2日,记者对这种垃圾清运新模式进行了实地体验。

环卫工推走单元门口的垃圾箱
体验:无缝对接滴水不漏
“靠近,再靠近点,看车能不能开进院里,以免弄脏地面。”2日14时30分,一辆印有“南岗城管”字样的白色小型垃圾车准时停在满洲里街65号院门口,松花江街道办城管科科长郭玉来指挥驾驶员向院里倒车,但由于院内停满了私家车,垃圾车最终只能停在院门口。
这时,身穿“黄马甲”的保洁员徐武和李春梅依次到各单元门口往院外推垃圾桶。该大院共有10个单元,每个单元门口都配有一个墨绿色的垃圾桶。一单元居民徐大爷恰好出来扔垃圾,怕徐武推不动,还想搭把手。“大爷,现在不用你们帮忙了,收垃圾的车就在门口,走几步就到了。”徐武笑着说。
徐武把垃圾桶推到院门口,在司机的帮助下把垃圾桶挂上车,一按开关,垃圾桶内的垃圾被自动倾倒进车内,然后垃圾车开始进行压缩。据郭玉来介绍,这种小垃圾车每个能装30-35个桶的垃圾,约为1.5-2吨,一般能满足两三个庭院的需要。
而在小垃圾车不远处,记者看到那里停着一辆大型垃圾压缩车,郭玉来告诉记者,这样的大垃圾车是专门等待小垃圾车来送垃圾的,它们定点停放,一辆大车能装7小车垃圾,大约每隔一个小时往返一次,将压缩好的垃圾倾卸到瓦盆窑或向阳山垃圾场。记者注意到,在大小车辆对接过程中,垃圾都是在密闭车厢内倾倒的,看不到果皮纸屑、汤汤水水撒到地面上,操作区域非常干净。

垃圾箱内的垃圾被自动倒入小环卫车
反响:凌晨不再被吵醒
“你看现在垃圾收运全是流水作业,以往可不是,全靠保洁人员往外推桶作业。不仅垃圾桶的破损率大,淌出来的汤汤水水也脏了一路,而且半夜拖桶的声音也影响居民休息。”在现场,南岗区城管局街道环卫科工作人员丛岩告诉记者,他们都为这种“公交式收垃圾”新模式兴奋。
那么,这种垃圾收集新模式,居民买账吗?
“我觉得这种方式挺好的,以往保洁员推垃圾桶的声音特别刺耳,常吵得老人孩子睡不好觉,现在垃圾车开进院,不扰民还卫生。”家住满洲里街65号院的孙淑贤大娘说。
“垃圾车进院真正实现了垃圾不落地,还能解决夏天蚊蝇到处乱飞的情况。”松花江街道办萧红社区主任孟庆威说,居民都对垃圾清运新方式充满期待。

小车垃圾倒入大车内运走
声音:试点后可在全市推广
据丛岩介绍,“公交式收垃圾”模式是以两到三个街道办为一个作业群,每个作业群配备3台大型压缩车、8台小型压缩车,小压缩车利用体积小的优势进入社区、背街小巷装载桶装垃圾,然后定时入站与大压缩车对接。大压缩车拉运采取公交式拉运方式定点、定站收集。街道办以社区为单位,人车结合,定点出桶、随出随清,拉运空挡采取巡回收集拉运的方式对街路、庭院进行拉运,基本保障了街面垃圾桶全天候无满溢,而且采取先居民生活垃圾后商户产生的经营性垃圾。
哈市环卫办相关负责人孙明磊表示,南岗区推行“公交式收垃圾”新模式,实现了垃圾倒运、挂桶、装载、拉运的一体化作业,消除街路散袋垃圾污染,减少了噪音扰民事件的发生,本身也节约了环卫成本,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此次在南岗区街路推开“公交式”拉运,对哈市环卫工作都有借鉴意义,今后各区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选择开展此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