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4月3日讯 刘凤龙是一位专门为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管理软件服务的软件公司老总,IT行业名气不大,可在物流行业却地位不小。他开玩笑说,自己是“物流行业计算机玩得最好的;计算机行业物流玩得最好的”,对物流代收款一事,说起来也头头是道,“都说不挣钱,可不挣钱为啥还干?就是图代收款呗!哈市物流企业一天代收货款将近3亿元,不用多,百八十万‘沉淀’一周,就有不少利,多好的买卖啊!”

用代收款炒房
一老板转手狂赚400万
哈尔滨物流企业一年发生多少笔代收款业务、总额多少?没人能说得清楚。
“据我估算,每年至少也得有几百亿元!”刘凤龙说。为了增加此话的可信度,他以几家物流企业一天的代收货款额为例加以说明:东方180万,泰吉洪120万,振刚60万、友宝70万、抚嵘80万、欧亚30万。“哈市使用我提供的物流管理软件的物流企业有200多家,多数是中型物流企业,所以各家代收货款情况我基本掌握,平均每家每天代收货款怎么的也得30万元。”刘凤龙说他这话不是瞎说,可以问这几家老板。“按照这个数字计算,哈市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物流企业有近千家,如果以每家每天代收货款30万元计算,全市每天就有将近3亿元的代收款进入物流企业账户,一年下来就得1千亿元,除去各种不确定因素,最保守也得几百亿元。这还不包括上千家没有登记备案的小物流、小货站。”刘凤龙说。 “代收货款不仅可以给物流企业带来数额不菲的手续费,更重要的是这笔资金能实现‘以钱生钱’。”

无监管状态下的代收货款资金流走向图 赵博/制图
“怎么生钱?”
“沉淀!”一物流企业老总加重语气回答记者,“沉淀就是‘握在手里’,不付款”。“以日代收30万元货款计算,一周不付款就累积到210万元,一个月不付款就是600多万。”物流老板们把“沉淀”下来的代收款用来炒房、借贷、储蓄,都会有可观的收益。周期越长收益越大。
该物流老板说,2009年底,他到海南三亚度假,用代收款投资220万元买了6户公寓、一户高层、一栋别墅,转过年1月份,国家推进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利好消息传出,房价翻了好几倍,转手卖掉,20多天,220万变成了630万!“转手赚了410万,这比我干物流一年挣得还多。”
该老总告诉记者,“现在银行揽储竞争激烈,存在谁家,谁不得高看啊,利息也很丰厚。”
各部门都说“管不着”
期盼有机构“柔和”介入
针对物流业代收货款监管方面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个相关部门,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很难表态”。他们对代收货款监管问题普遍感到“头疼”——管多了,越位;管少了,缺位。行业主管部门现有的职权划分,让管理者左右为难,于是出现了各个部门都“只管一部分”的局面。
“作为运管部门,我们只负责物流企业是否具备经营道路货物运输条件进行审查,颁发许可证,日常管理也只是审查车辆状况等。至于代收货款、诚信经营等方面的问题,我们管不着。”哈市交通运输局运管处处长马歆瑞告诉记者。
哈市工商局市场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工商部门只负责检查物流企业是否具备经营资格,“代收款是货主与物流企业之间双方约定的行为,产生纠纷或涉及违法犯罪,只能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如何给代收货款行为定性?省运管局货运办张科长解释说,“这种行为是一种民间行为,简单说,就是我买一件东西,委托你把我买东西的钱交给卖东西的人;或者说我卖出一件东西,委托你把买东西那人的钱给我稍回来。”
其实,代收货款业务起源确实由异地贸易活动中的“捎款”行为演变而来。甲乙两地进行贸易,是采用先付货还是先付款?双方都不托底。于是生意人想出了一个办法,让拉货的司机捎回来。一来二去,形成如今的代收货款业务。
“从目前形势看,代收货款业务已形成一定规模,大量沉淀的代收货款,已经使最初这种民间行为上升到金融行为。”张科长分析认为,目前物流企业运价低,经营不景气,代收款业务备受一些物流企业的青睐,物流企业过分倚赖代收款业务生存的现象十分普遍。
记者了解到,就目前情况看,由于相关部门没有行政干预代收款业务的法律依据,只能通过政府倡导,行业自律的形式,引导其向健康、规范的轨道发展。省运管局货运办张科长对此表示,现在需要一个第三方监管机构出现,扮演“更柔和地介入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角色”。
触动利益链
第三方监管叫“好不叫座”
早在7年前,天龙软件公司老总刘凤龙就发现了物流行业现金发放代收款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蕴藏着商机。
搞物流的张凤燕找到了搞软件刘凤龙。“这个问题我给你搞定!”刘凤龙拍着胸脯说。于是,天龙软件开发的物流软件“一卡通”问世了。
费了一番周折,张老板终于说服了3万多名商户,利用物流软件“一卡通”在银行办理货款转账业务。业务开通后,出纳员不再接触现金,老板也不再担心代收货款遭抢了。欧亚物流也成了当时代收货款银行转账第一家物流企业。
刘凤龙给记者介绍了“一卡通”的运行模式:客户在取代收款时只要报一卡通卡号或者刷卡,物流公司计算机打印领取人姓名、卡号信息在取款小票上,当完成付款后,软件系统统一生成批量转款文件,登录网银支付给客户,避免接触现金,提高了安全性和准确性。两年前,天龙软件又开发了代收款自动转账系统软件,各物流企业自行规定转款期限,天龙软件公司协助监管并收取服务费。为了方便商户查询,天龙软件公司还设立代收款查询电话专线、查询窗口和查询网站。“哪家物流是否按约定及时转款,几时几分转的款……都一目了然。”
“一卡通”业务有效地保证了商户和物流企业的资金安全,但发展速度并不如人意。到目前为止,仅发展到100多家,占全行业的10%。
“‘叫好不叫座’!绝大部分物流企业对这种第三方监管模式持排斥态度。”刘凤龙说。
“是因为收费吗?”
“省物流行业协会一直都在免费推广物流企业信息化平台,这个平台也可以对物流企业代收货款进行监管,可同样遇到了物流企业的抵制。说白了,第三方监管势必触动物流企业的利益,但这是现代物流业必由之路!”刘凤龙说,他坚信“是时候终结物流业乱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