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4月8日讯 清明当日祭祖这一习俗沿习了多年,然而近年来,清明当天“扫墓”的旧俗已经悄然改变。今年清明节三天假期中,哈市接待的扫墓人群同比降六成,减少约46万人次,更多的人选择了提前祭祀或其他祭祀方式。清明小长假期间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悄然改变,公路和铁路客流量下降、航空客流量增长,人们的出行目的从回乡祭祀变为外出旅游。种种变化显示,清明节不再仅仅是“扫墓节”,清明“祭”正逐渐向清明“游”转变。
观念之变
错峰祭祀盛行清明祭扫人流锐减46万
哈市林楠今年4月1日一大早就和家人去皇山公墓祭扫,“去年扫墓就是清明节去的,别提多遭罪了,一路上都是车,公墓里全是人,今年就想着早点去。其实只要有心意就行,不一定非赶当天凑那个热闹。”林楠说。记者解到,现在错峰祭扫盛行,许多人都选择提前返乡祭祀。
乾坤园公墓负责人对记者说,每年清明节期间都是祭扫高峰,清明节当天更是人山人海,然而今年的情况却大有不同。今年3月23日进入祭扫高峰,3月30日和31日达到了顶峰,其后的4月1、2、3日也迎来众多祭祀人群。相比较而言,今年清明节期间来扫墓的人反倒是少了许多。
哈市民政部门的统计数字更是证明了这一巨大变化,去年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哈市共接待祭祀群众74.28万人、车辆17万台。今年清明节,哈市接待祭祀群众28.59万人、车辆69370台,其中人数减少近46万,同比减少近六成,车辆减少近10万台。
趋势之变
“节前扫墓假期出游”清明祭祀和旅游两不相误
许多市民都选择了提前祭祀,那么在清明假期中,市民们又会做什么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节前扫墓,假期出游。”渐渐成为了一种新时尚。
3月中旬,哈市的董芬芬就报了去韩国的旅游团。“我们在节前,就已经去公墓祭扫过了,这样清明假期就可以出游了。现在周边城市还有些冷,去韩国旅游温度正好。”董芬芬说。哈市的柴甜也为清明小长假做了精心准备,3月23日她就和父母一起去公墓扫了墓。假期准备与父母一起去北京,好好享受清明小长假。
随着时代的变化,祭祀的形式也在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先扫墓再出游这样两不相误的方式来度过清明长假,清明“祭”渐变清明“游”也将是未来的趋势。
出行之变
铁路、公路客运客流减少
航空、自驾渐成市民首选
随着“节前扫墓,假期出游。”的观念越来越被认可,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的变化。
在去年清明假期,哈尔滨火车站发送旅客34.6万人,哈尔滨太平机场运送旅客6万人次。较去年相比,今年的数字又有所变化。其中,今年公路客运发送旅客同比减少6.7%;铁路方面,哈尔滨站发送旅客30万人左右,同比略降;航空方面,机场运送旅客同比增12%,其中去往北京、上海、杭州、大连等城市的航班客座率达到了90%。
据哈市交警部门介绍,今年清明期间,自驾出行、周边踏青和外地来哈购物的车辆已远超前去公墓扫墓的车流。公路和铁路的客流下降体现人们回乡祭祀的意愿有了改变,而自驾和航空人数的增长,体现了清明期间人们出游意愿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