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8日讯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从今年起,我市将通过3年的努力,促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形成城乡土地高效利用、投融资多元化、城乡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新体制、新机制。
据了解,自2011年我市被确定为“全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试点市”以来,全市上下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为突破口,重点领域和区域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起,我市城乡统筹体制机制改革将逐步迈向“深水区”。按照《牡丹江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规划(2013—2015年)》部署,我市将用3年时间,对土地、资金、人力等要素进行统筹城乡配置。
加快以还权赋能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我市将建立健全“1+10”政策框架体系。该体系包括1个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文件和土地经营权、使用权登记流转管理等10个实施办法。今年,我市将全面完成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发证,确保农民对承包经营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益。
为实现统筹城乡资金配置,我市将逐步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服务品种和方式。今年将组建牡丹江市城郊城镇化投融资平台公司,并通过扶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加快金融服务向农村延伸。
在推动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方面,我市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居住地登记户籍和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市域居民自由迁徙。今年,我市将完成住房保障、社区管理、劳动就业、养老保险、医疗救助等农村居民变城市居民的“1+5”政策框架体系,建立进城农民工安居乐业政策体系,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