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图片新闻  >  教育就业图片
搜 索
齐齐哈尔大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高薪引进博士建实验室
2013-04-08 13:48:59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8日讯(记者 王蕊)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是人才队伍建设。“十一五”时期以来,齐齐哈尔大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引进、培养、提高”相结合的人才队伍建设新模式,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为重点,带动其他学科队伍上层次、上水平,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层次和水平全面提高。进入“十二五”以来,学校的人才引进、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形成,围绕“用好现有人,留住关键人,引进急需人,培养未来人”的工作思路,吸引和凝聚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造就了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使学校成为人才培养和聚集的高地。

李奇楠担任行政职务的同时也负责教学任务。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与许多省属综合性高校相似,齐齐哈尔大学由于其地理位置受限,资金财力、办学条件、科研条件,还是人才环境、工作环境等与中心城市,特别是发达地区高校相比都有明显劣势,在人才引进上无法与之相抗衡。

  2008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了《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教育规划》,规划中特别强调了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齐齐哈尔大学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10所大学之一。抓住了这个契机,齐齐哈尔大学决心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大力气,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博士生教师比例达到25%以上,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

  高层次人才是高校发展的根本,人才引进是高校得以发展的重要环节。齐齐哈尔大学坚持把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作为“人才强校”的重中之重,以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着力聚集一批高层次人才。

  此外,学校还尝试聘请国外高水平教师到校工作并担任二级学院负责人,引领和带动学校的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并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2012年5月,该校化工学院从美国的一所大学聘请了一名特聘教授。学校任命首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郭祥峰博士为化工学院院长,他带领的“精细化工创新团队”获批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为了能够留住这些高层次人才,该校建立了配套政策,“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措施引进博士,给予安家费10万元,科研启动费2万元,并对在校工作的博士给予每月1000元的博士津贴。据估算,引进每个博士的费用在20万元左右。

  齐齐哈尔大学校长马立群表示,通过一系列人才强校举措,目前我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层次不断提高,形成了以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龙江学者”、特聘教授、海外学人为代表,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办高水平的大学,一方面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培养和用好现有人才。对此,齐齐哈尔大学的李奇楠感触最多。“学校的快速发展吸引着我,这里为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李奇楠说。

  2010年,齐齐哈尔大学对领导干部进行年轻化调整,在全校范围内寻找有前瞻意识、有担当的年轻人,破格提拔任用到领导岗位,并全力支持其业务发展,为学校的管理层带来新鲜血液。

  当年9月,34岁的李奇楠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学成博士归来继续任教,经过考核,2011年初,李奇楠被任命成为理学院副院长,主抓教学。2011年7月,他接手全面主持学院工作,成为了全校内作为副院长直接主持学院工作的第一人。

  上任后的李奇楠边教学边转换思路,平衡考量院里存在的教学问题和学校的教学环境,决定把第一枪打在改善基础教学设施建设上,申请建立一个激光实验室。据介绍,实验室的建成,可为该学院的物理专业、光电子专业日常教学作保障,更可以为今后出SCI学术论文、申请项目做积累。为了不让孩子们落在起跑线上,李奇楠做好了一些调研之后,在2011年的暑假报给了校长。

  李奇楠报告中所提的激光实验室需耗资80余万元,而令他颇有些意外的是,校长在第二次听他汇报时便当场签下了字,6月份资金到位,7月份招标,2012年实验室在建……在过去,像这样在一个学院内如此大手笔的经费投入到一个实验室是不多见的。

  过去,理学院的科研发展一直处于都是弱项,科研成果也寥寥无几,教师们往往“有心无力”,一直不知从哪做起。李奇楠看在眼里,便开始为教师们提供氛围、创造条件,在全校内首推了理学院的学术报告会,每周三由物理、地理、数学专业的教师准备学术报告,让年轻教师深入到自己的专业中,更建立了自信心。学校内所接受的学术知识有限,李奇楠便把外面的专家“请”回来,去年,中科院数学与科学系统研究院副院长、江苏大学纳米技术研究所的专家等等都是学校的座上宾,来到了学院为教师们授课。


 

  去年,理学院一共举办了19场报告会,外请专家人数比之前全院的总和还多,这股春风为学院的科研氛围带来了新气象。高教部的周丽教师就是其中一个受益人,通过报告会,她逐渐有了学术研究思路,不久便在国家级的一个文献上发表了论文;教师马腾宇报了博士生;罗金明每年都发表SCI论文;现在,理学院每年都能在学校实施的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基金中获得多个重点项目。

  “我的成绩要归功于学校的培养,是学校给了我机会,为我提供了一个良好快速的成长平台,使我和院里的青年教师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施展才能。”李奇楠说。

  为了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齐齐哈尔大学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教师,实施“三百工程”,即100万元资助骨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100万元资助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百名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鼓励和支持校内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健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鼓励和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模式,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流动制度。

  用好现有人才,树立正确的识人、用人观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既坚持用人的标准,又要不拘一格,使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体育学院教师马文友是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获奖者,学校单独下达岗位职数,将他晋升为副教授。作为学校60年来第一个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获奖者,马文友感慨颇多,“学校鼓励创新,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可以说学校的重视与肯定就是对人才最好的激励。”

  建设一流大学,最关键的是一流的师资。青年教师作为“人才金字塔”的基础,高端人才队伍的后备,其整体素质关系到学校的未来,教育的未来。近年来,齐大加大了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寻求构建合理的优秀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力求打造多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梯队,推动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让这支“生力军”更加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齐大相继实施了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等。

  人才兴盛。齐大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齐大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着力抓好人才使用、引进和培养三个环节,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使高校成为人才培养和聚集的高地。

  齐齐哈尔大学党委书记李海红表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推进人才工作创新,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带动了学校科学发展和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下一步,学校将以“尊才、重才、爱才”的大情怀,“引才、育才、用才”的大气魄,进一步研究制定拔尖人才政策,实施重点人才工程,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积聚的正能量在齐齐哈尔大学充分释放。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