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9日讯 去冬今春出现的卖粮难让许多农民犯了难。而记者在双城市新兴镇新胜村了解到,由于规模化养殖,该村自产粮食不够用,每年还要外购6000吨玉米。
一个养殖户“吃光”四邻粮
4月3日,新胜村很热闹,大街小巷停着不少外地的卖粮车辆。
李辉武是新胜村有名的养殖大户,养殖蛋鸡1万只。他说:“除饲料外,一只鸡每天要消耗二两玉米,一万只鸡一年能消耗365吨玉米。我家20亩耕地所产的10多吨玉米仅够喂10多天的,这些鸡去年把四邻的玉米都‘吃光’了。”
吉林省榆树市的一个粮贩对记者说:“新胜村对玉米的需求量很大,我们每年这个时节都来这里卖玉米。”
粮食成新胜村的“硬通货”
据新胜村党支部书记范月霞介绍,新胜村每年种植1.4万亩玉米,年产8400吨,这些玉米仅够全村40万只蛋鸡吃210天,一年要外购6000多吨玉米。
范月霞说:“新胜蛋禽批发大市场2000年建成,养殖户从几十户发展到目前的100多户,蛋鸡从10万只发展到现在的40多万只,过去卖粮难,现在粮食是村里的‘硬通货’。”
全镇一年要“进口”上亿斤粮食
据新兴镇党委书记齐瑞东介绍,去年该镇粮食总产量为1.3亿斤,仅够全镇260万只鸡吃200多天。
记者了解到,新兴镇正在建设30万只肉鸡和10万只无公害蛋鸡养殖基地,到年底总数将达到300万只,再加上原有的5000多头奶牛,全镇畜牧业一年要“进口”上亿斤粮食。
省农科院总经济师矫江表示,过腹增值,既可以解决卖粮难,又可以实现农民增收,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多扶持,并且搞好后续深加工,让养殖业更有后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