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3月CPI同比涨2.1% 涨幅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
2013-04-10 12:27:49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社北京电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报告,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回落了1.1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CPI同比上涨2.4%。

  3月份,构成CPI的全国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7%,全国烟草及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0%,衣着价格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7%,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7%,居住价格上涨2.9%(住房租金价格上涨3.7%)。

  据统计局测算,在3月份2.1%的CPI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约为0.9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2个百分点。

  从更能反映价格变动最新情况的环比数据看,3月份全国CPI环比下降0.9%。特别是食品价格环比下降2.9%,其中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3.4%,猪肉价格环比下降9.1%。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报告,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回落了1.1个百分点,在经历2月份短暂冲高至3.2%后,重新回到“2”时代。一季度,全国CPI同比上涨2.4%。

  专家认为,3月份CPI回落主要与猪肉、蔬菜等食品在春节后需求减少和气温上升后价格大幅回落有关,但从长期看,食品价格仍存在报复性反弹的可能。

  物价涨跌波动不大

  展望二季度,蔬菜价格将继续“偃旗息鼓”。专家称,4月份天气变暖,蔬菜主产区光照情况好,在田面积同比增加,加之北方大中城市还有部分剩余的冬春蔬菜储备,预计后期蔬菜供应充足,菜价将呈继续下行趋势。

  猪肉价格走低也将持续。国家发改委公告称,从目前情况看,当前我国生猪产能偏高,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非食品类商品价格则将继续波动:业内人士预计,居住价格方面,房租类价格会有小幅上升。衣着、医疗保健、娱乐教育文化价格则将小幅波动。

  多个机构预测,从一季度CPI同比涨幅为2.4%看,今年我国整体通胀水平将保持温和,物价大幅上升压力不大。

  通胀压力仍然不小

  虽然从目前看,物价形势温和可控,但专家提醒,下半年物价上涨压力可能会加大。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随着各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投资加速会加大通胀压力;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实施,也会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此外,食品价格可能会因为恶劣天气而存在不确定因素,天然气、水等资源价格改革的进一步推动,可能都会加大中国通胀压力。此外,尽管当前在CPI构成占比较大的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下滑迹象,但专家分析认为,目前较低的农产品价格,很可能带来后期价格“报复性反弹”,今年的CPI走势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白朋鸣等专家认为,猪肉、蔬菜等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下挫势必会打击养殖企业、菜农的利益,进而破坏相关的产业链条,给该产业的长期发展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并造成市场供给不足,从而在下半年带来新一轮的价格上涨势头。

  菜价下降

  “引领”CPI回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菜价在当月的CPI变化中唱了“主角”。从同比变动看,鲜菜价格下降10.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37个百分点。从环比变动看,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3.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约0.49个百分点。

  曾一度让老百姓无奈的猪肉价格近期也“得瑟”不起来了。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9.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约0.31个百分点。商务部9日亦发布数据称,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连续第七周下降,猪肉价格更是七周累计回落12.2%。

  非食品价格同比环比则均有小幅上涨。3月份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9%,其中,住房租金价格上涨3.7%;环比方面,居住类价格也上涨0.5%。

  限制公款消费

  影响消费走势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影响3月份CPI回落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是春节因素的消退。其次是政策因素。“公款消费限制”等系列措施对商品零售销售、餐饮行业波及较大。同时,他还表示,这个因素会持续影响今年全年的消费走势。“第三个因素同时也是季节性因素”,赵锡军认为,根据往年的情况,春节前的现金投放比较多,春节后会出现资金回笼现象,流通中的现金会有所减少。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