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黑河
搜 索
黑河市努力提升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让鱼儿“鲜活”起来
2013-04-11 11:04:54 来源:东北网-黑河日报  作者:姚秀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黑河4月11日讯 记者从市渔业部门了解到,2013年我市坚持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标,全面推进黑龙江网箱特色养殖带、五大连池无公害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北方寒地冷水鱼养殖基地三大渔业经济板块建设。全市养殖面积力争达到48.5万亩、水产品产量力争实现12500吨、渔业产值力争实现1.8亿元、渔民人均收入力争实现105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13.6%、11.2%和11.7%。通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我市水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为进一步加大渔业结构调整力度,稳步推进网箱特色养殖产业带建设,加大北方寒地冷水鱼移殖引进力度。全市将深入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大力推广无公害和标准化养殖,进一步开拓水产品市场,深化品牌创建。继续组织实施好增殖放流工作。加大渔业执法力度,完善渔业安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

  去年,全市渔业部门深入推进以打造黑龙江网箱特色养殖示范带、五大连池矿泉鱼健康养殖区、冷水鱼养殖基地三大渔业经济板块为重点的现代渔业建设,渔业经济取得了新进展、迈出了新步伐。全市放养面积达到47.1万亩,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11060吨,渔业产值实现1.64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400元。

  爱辉区、孙吴、逊克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引导、效益拉动等有力措施,全力推进网箱养殖基地建设。全市新建标准网箱770个,12320平方米。嫩江县投入资金60万元,建标准化网箱50个。全市网箱总数达到3065个,网箱养殖面积达到49280平方米。去年冬季,通过采取冰上大棚越冬、沉箱越冬和室内越冬等不同方式,越冬鲤鱼、鲫鱼、鲟鱼、鳜鱼59450斤,预计整个冬季网箱养殖可实现产值313万元,纯利润120万元,养殖户均增收1.9万元。

  除传统的主养品种外,名优特新品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德国镜鲤、超级鲤、彭泽鲫、丁桂、怀头鲇等品种放养规模和放养数量逐步加大;泥鳅、老头鱼等土著特色品种养殖规模也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全市河蟹养殖面积达到14926亩,产值达200万元,亩增收150元。随着冷水性鱼类的移殖引进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爱辉区冷水鱼繁育养殖示范中心首次引进虹鳟、金鳟、哲罗鱼、三文鱼等特色冷水性鱼类苗种1500公斤;逊克县宝山水库投放2万尾优质鳜鱼进行水库网箱养殖。爱辉区松树沟网栏基地投放了13000斤斑点鲑,全市名优特水产品养殖产量达1142吨。

  去年,全市进一步推广了鱼畜、鱼禽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全市综合养殖面积达到20356亩。各地通过打特色、创品牌,围绕休闲和服务因地制宜发展度假村、渔家乐等各具特色的休闲渔业发展模式,不断推进休闲渔业提档升级。全市休闲渔业发展到191处,游钓面积达41700万亩,休闲渔业产值实现589万元。区域化、集约化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驯化养鱼面积达8675亩,仅北安市驯化养殖面积就达到3250亩,占全市驯化养殖面积的38%。网栏养殖面积达到2500亩。

  加大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连续五年对全市200余家生产场(户)进行了质量安全大检查,严把流通、生产环节违禁药物的销售与使用关,对提高水产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各县(市、区)进一步加大无公害养殖和标准化养殖的推广力度,全市无公害养殖面积达到40.4万亩,无公害认证面积达19万亩,标准化养殖面积4.56万亩。目前,我市有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园区10家、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园区15家。

责任编辑: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