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4月13日讯 七台河市公立医院管理局日前正式成立,将对市属公立医院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重大项目支出和发展规划等人、财、物和运行进行统一规范管理,真正实现管办分开。职能划转后,以前既当行业监管者又当公立医院主办者的卫生行政部门将真正从公立医院具体事务的微观运作中摆脱出来。据悉,作为我省唯一一个被列入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城市,七台河市公立医院管理局(以下简称医管局)在全省也是一个管理模式上的创新。
据七台河市卫生局局长张炎龙介绍,新设立的医管局隶属于七台河市卫生局,主要职责是根据市政府授权举办和管理公立医疗机构,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资人责任,行使投资决策、资产处置、院长选聘,负责医院业绩考核和国有资产运营使用情况监督,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等。
七台河市公立医院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曹昕阳介绍,早在2010年8月,该市就成立了医院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也是代表政府行使医院重大决策权。不过医管委是一个松散的机构,医管局成立后,医院需先将有关事宜集中提交到医管局,再由医管局统一提交医管委。医管委主任根据事项的重要程度和涉及范围召集相关成员开会讨论,形成决议。“这种模式可以避免政出多门,加强对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
“过去是卫生部门代表政府对公立医院既管又办,容易造成监督管理主体缺位。”曹昕阳说,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在这种体制下,独立法人的地位难以落实,内部运行事务的自主权常常受到行政手段干预。“管办分开”就是监督管理职能与经营管理职能的分开。职能划转后,卫生行政部门将重点承担发展规划、资格准入、规范标准、服务监管等行业管理职能。而医管局将作为专门的医院管理机构,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办医职能,帮助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实现医院的独立运营和管理,赋予医院更大的自主权,调动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链接
成都市2010年组建了成都市医院管理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赵聪说:“过去医院是由卫生局举办和监管,就是一家人。‘管办分离’后,不仅服务监管加强了,如果做得不好,医管局还要摘我们的‘帽子’。”因此,各医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亲民温馨服务”:“无假日门诊”改变了“周末只能看急诊”的尴尬;“门诊诚信预付制”减少了患者反复排队交费的烦恼;“病友平台”搭建了医患交流互动的平台。另外,各市管公立医院还着力控制就医成本,控制抗生素使用、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缓解百姓看病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