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4日讯 走着走着,“砰”地一声,头部被从天而降的冰溜子砸中,眼前一片漆黑,鲜血汩汩直流……这么“寸”的事儿,一个月前,就被家住香坊区公滨路82岁的李永明老人赶上了。危急关头,到儿子家串门的61岁市民刘彦华伸出了援手。她打车将老人送到医院,陪着他又是缝针又是检查。经过及时抢救,老人脱离了危险。医生说,再晚来5分钟,人就完了。出院后,李永明老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儿女陪着他找到救命恩人刘彦华,亲口向她说声“谢谢”。

他说:“谢谢!谢谢!”她说:“真的不用。”
天降冰溜子砸中八旬翁
中午回家吃饭,走着走着,直径20厘米的冰溜子从天而降,正好砸中老人头部,血流如注。
82岁的李永明老人身体十分硬朗,如果光看外表,你根本想象不到他有如此的“高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腿脚灵便,思维敏捷。退休后,李老坚持煅炼,打门球、走路,把身子骨炼得“倍儿棒”。
日常生活中的洗衣、做饭、收拾屋子,李老全部都能“搞定”,因此,虽有四个子女,但他坚持独自一人生活,不愿给孩子们添麻烦。
去年,李永明老人住的房子动迁了,他便在老房子附近公滨路464号租了一间房子暂住。每天上午,李老都会到离家不远处一个私人开的麻将馆去打上几圈麻将,以此来消磨时间。
今年3月14日,李永明老人终生难忘。那天中午12时10分许,李老在麻将馆打完麻将,准备回家吃饭。当他走到家对面的居民小区楼下时,危险发生了。从小区楼顶房檐上突然掉落下来一块大冰溜子,正好砸在李永明老人右侧头顶上。“砰”地一声闷响,巨大的冲击力把老人瞬间击倒,一屁股坐在地上,蒙了。
“好人”刘彦华危急关头伸援手
到儿子家串门的刘阿姨关键时刻挺“镇定”,带着李老迅速打车赶到医院,为挽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被砸后足足有5秒钟,李永明老人才缓过神儿来。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他脑子里一片空白。“这也就是仗着平时身体底子好,如果换成别的八旬老人,恐怕一下子就砸过去了!”李永明老人的家人至今想起来都感到后怕。
就在李老坐在地上时,铁路干部张进祥正好路过。他上前询问:“大爷,你咋样?”李老的意识还很清醒:“麻烦你把我扶起来……”由于当时天气很冷,李老头上戴着棉帽子,又将棉服的帽子扣上,在两层帽子的遮挡下,伤口没露出来。此时,张进祥也没有意识到老人伤情的严重。“你家在哪儿?我送你回去!”李老指了指不远处的小楼,张进祥便扶着老人将他送回仅隔几十米远的家中。
张进祥走后,李老捂着脑袋慢慢进了门。与他同租一楼、共用一间厨房的小玲正在哄着孩子吵菜,见李老步子缓慢,问了句:“大爷,你咋啦?”“刚才被冰溜子砸了。”“啊?”小玲抬头仔细一看,鲜血正顺着李老的领子往下滴。“大爷,不行,你出了很多血!”小玲立即喊出自己的婆婆刘彦华,她是刚刚来儿子家看望小孙子的。婆媳俩帮李老将两层帽子摘下来,这才吃惊地发现,两层棉帽子都被血浸透了,用手一攥都能攥出血来,李老的头顶还有一个大口子。“不行,得赶紧上医院!”婆媳俩异口同声地说。
“谢谢,我的救命恩人!”
刘彦华揣上1500元钱,带着李老到医院又做CT又缝针,弄得满身是血,直到老人的儿子赶到,她才放心离开。
情况紧急,刘彦华让儿媳在家哄孩子,自己带李老去医院。临走前,儿媳去屋里找出1500元钱塞给刘彦华:“妈,快拿上,到医院用。”刘彦华一手揣钱,一手扶着李老出门打车。很快,出租车将李老送到了省医院。进了门诊,刘彦华跑着叫医生:“快给老爷子看看,他的头被冰溜子砸了!”医生闻讯,立即为李老处置伤口、安排他做CT、拍片子等检查。刘彦华楼上楼下一路小跑,又是交款又是找医生,在为李老缝合伤口时,她一直陪在身边,自己也弄得满身是血。
李老的家人接到消息,随后赶到医院。刘彦华见老人伤口得到及时处理,这才放心离去。临走前,她一数兜里的钱,来时带的1500元钱刚才交完各种费用还剩下300多元,怕老人的儿女带的钱不够治疗,她又把这300多元塞给了李老的儿子:“看病要紧,这钱留给你们!”
经检查,李永明老人的头部伤口达10厘米,共缝合了30多针。同时,他的腰椎第四、五节压缩性骨折。医生说,李老头部伤口失血量超过2000毫升,如果再晚来5分钟,可能就没救了。李老在医院住了半个月,伤口基本恢复。出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儿女带他找到刘彦华,他要向这个救命恩人亲口说声谢谢。
“这是小事,真没啥可说的。”
61岁的刘彦华对救人这件事儿不愿多提,她觉得只是做了件很小很小的事情,且都是应该的。
在李永明老人和儿女们的一再坚持下,刘彦华才同意接受记者的采访。对于一个多月前救人的事儿,低调的她总是摆摆手:“别别,别写我,真没啥可说的,都是应该做的。”
刘彦华说,她以前并不认识李永明老人,但经常听儿子和儿媳说起,李老平时为人很和善,经常给小孙子买好吃的。而李老也一再跟记者说,刘彦华的儿子小梁和儿媳都是好人,都是热心肠。知道他一个人住,平时就没少关照他,经常问寒问暖,做了什么好吃的都想着给他送点尝尝。这回,正赶上刘彦华来儿子家串门,救了自己一命。
对于李老全家人的谢意,刘彦华浅笑着回应:“别说你还跟我儿子他们住邻居,就是街上碰到的路人,咱也得帮一把,谁都能这么做的。”李永明老人的女儿告诉记者,她跟刘彦华同岁,今后,李老又多了一个“姑娘”,她也多了一个“姐妹”,他们一家人会把刘彦华当亲人一样……
记者手记
最近,哈尔滨市天气逐渐转暖,冰溜子也都融化了,刘彦华救人的事儿似乎也算不上什么新闻了。记者之所以把这篇稿子大写特写,是因为在我们的身边,还时常发生老人在路上摔倒路人不敢扶、街头遇到突发事故市民不敢救的情况。去年冬天至今年春天,据不完全统计,哈尔滨市共发生冰溜子伤人事件近十起,有的伤者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治不幸身亡。
冰溜子从天而降造成的伤人事件,相关管理部门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不管怎样,悲剧发生时,我们的身边多一些“刘彦华”,或许伤者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冰溜子寒冷无情,“刘彦华”却暖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