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绥化
搜 索
绥化市“行车难,停车更难” 修建停车场迫在眉睫
2013-04-15 09:58:19 来源:东北网-绥化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5日讯 “行车难,停车更难”。去年以来,这句话成了我市机动车司机常挂到嘴边的一句话。

  走进绥化市区,特别是市中心的几条主要街道上,人们常常看到密密麻麻的大小车辆,占满整个街道,堵车、塞车现象时有发生,压得这个城市似乎喘不过气来。最繁华的人和、中兴、广安三条东西大街马路牙子两旁,全被划上了泊车位,中直南路、中直北路两侧的人行道上,也被划上了泊车位,停满机动车,把行人挤上了马路牙子边的绿化带里。

  “我在绥化市区开车转了半天,怎么就找不到一个停车场?”一位外地来绥化办事的司机如是说。

  停车占道,自然加剧了行车的拥挤、堵塞,也加大了交警们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北林公安分局副局长、交警大队长曹文玉说,我市去年以来交通拥挤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新增私人车辆速度较快,每年以两三千辆的速度增加,但街道的宽度依旧,想解决车辆拥挤,一个办法像大城市一样,建立交桥和辟建外二环三环。另一个办法就是多建停车场,在城市规划中,有停车场的一席之地,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科学分布。比如,目前美食城就应该建一个大型多层地下停车场,这样,整个闹市区无处停车,行驶车辆拥挤的现象就能得到缓解。

  在市住建局采访时,副局长刘东志告诉记者,科学布局、配套修建停车场对我市目前而言,确实必要及时。目前我市真正收费停车场仅市第一医院一家,绝大部分都是单位和公共停车场。停车场建设完全可以推向市场,谁投资、谁受益。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不仅可以缓解我市目前车难行和停车难、解决部分车主冬天无暖库损害车辆的问题;同时还缓解政府在这方面投资的压力;另外,还能安置一批人员就业。一箭三雕,何乐不为。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市民都是这个大家庭成员的一分子。故此,有人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口号。

  绥化市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绥化城区,正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今年3月,我市还被评为“2012年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的城市”。

  但我们的城市并非白璧无瑕,诸如配套建设跟不上、生态环境差、服务功能不完善、城市建筑形式单一、缺乏文化品位和现代气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运行三个阶段之间的管理脱节等方面的硬件问题仍在制约城市的健康发展。再如城市卫生管理跟不上、市民爱城意识不高、城市绿化保护不力、脏乱差等现象仍旧存在。

  我爱我家,我爱我城。建设美丽绥化城,市委、市政府有决策权,相关部门有建设管理权,而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则有监督和建议的权利和责任。

  本报开辟《共建美好绥化城》专栏,请广大读者和市民以讨论、建议、见闻的形式,积极参与投稿,为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献计献策。

责任编辑: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