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兴凯湖候鸟驿站守护者 未发现任何禽类疫源疫病
2013-04-17 14:53:2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周军 吴树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4月17日讯 雁鸣鹤唳,遮天蔽日。四月初的兴凯湖,正是大批候鸟归来的季节,成千上万的各种鸟从日本诸岛、朝鲜半岛以及长江中下游迁徙路经这里,沉寂了一冬的湖面开始变得分外热闹。这个时候,也是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最忙碌的时候————

  “那片湖面上的冰与水相连的地方,栖息着8000只候鸟。我们用高倍望远镜采用分段数鸟方法,先查出100只再分段计算,这样就能统计出来准确数量。截止到4月10日,未发现任何禽类疫源疫病。”保护区科研所所长刘化金告诉记者。

  搭建东方白鹳巢。

  踏着夕阳归来的科研人员。

  这里是候鸟的乐园。

  刘化金带着记者穿过一片树林,看到一处有冰隙间的水面上聚集着一些鸳鸯、雁、鸭等,正在自由自在嬉戏。

  从3月初开始,科研所的工作人员就用GPS打点,选择适合的地点落实巢位搭建了20个人工巢穴。这些年来,他们已搭建了85个,有的鸟巢已成功引来东方白鹳落户,他们正在为打造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大的东方白鹳繁育基地而努力。

  “目前我们主要工作是严密布控监测禽流感疫情,除了有专人死看死守外,还联合边防官兵对鸟类栖息的重点区域进行不定期巡查,制止和打击投毒、下套等各种乱捕滥杀和非法买卖鸟类行为。”科研所副所长于文涛说。

  为了加强对候鸟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从2002年开始,兴凯湖保护区科研所成立。主要任务就是加强水禽迁徙繁殖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俄方共同开展鸟类研究合作,加快与其他候鸟保护区的联系,加大宣传力度。

  在“极北鲵保护站”,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这里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好,春季的候鸟数量逐年增加。今年我国发现人感染禽流感后,保护区里的各站点的队员们严阵以待,加强疫源疫病巡查,并在各站都配备专用口罩、84杀毒液、防护服。寒来暑往,刘化金和他的7位科研人员坚守在兴凯湖畔,细心观测着濒危物种的变化和恢复体系,为国内相关部门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翔实数据。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