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4月18日讯 16日20时至17日零时,记者随同哈市公路管理处、运管处、路政稽查及省公路局等多部门,围绕哈市周边出口公路、阿城区绥满公路和横头山公路等重要路线、节点,开展哈市春融期首次围堵式夜查,一晚检查车辆90余台,暂扣问题大货14台。
多部门下“猛药”治超载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哈市专项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会议上获悉,即日起,哈市将重点治理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以宾县、依兰、双城、五常、阿城、巴彦、呼兰为治超重点区域。执法部门将24小时不间断循环执法,各级政府及公路部门将对四五类危桥实施24小时有效监控。一年内存在超过3次以上违法超限超载记录的驾驶员及车辆,驾驶证和车辆年检到期不予审验,并吊销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今年,哈市政府将治超工作纳入到对区、县(市)政府的考核目标,对治超不力的区、县(市)政府将进行行政问责。哈市还将组建67个路面治理稽查队,对货物装载源头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管。
司机“躲猫猫”
16日21时许,记者在长江路治超检测站附近看到,从阿城开往哈尔滨市区的多台大货车正在接受路检路查。一些驾驶员发现有执法人员查车后,立即下车锁上车门混入围观市民中,玩起了“躲猫猫”。据哈市公路管理处副处长吕冬雷介绍,这些车辆大多是车货总重超55吨的违法超限超载车,个别车已把车胎压得变了形,有明显超载嫌疑。
多拉快跑肇事多
4个小时的夜查中,记者在多个公路口看到,大货的车速惊人,不少车辆还一边快跑一边狂按喇叭,旁边行驶的小型车辆都纷纷“打舵”躲避。
记者从哈市交通部门获悉,大货车多拉快跑经常造成交通事故,尤其是在夜间行驶时,许多驾驶员还经常性地存在闯红灯、超速等现象,一些车辆躲闪不及,就会被撞。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货车司机透露,他们在夜间行车时都存在着一种“着急”心理,遇到路况极佳及照明好的公路时,许多司机都打着远光灯疾驶而过,这种大意的心理很容易造成车祸。
陷入恶性循环
“我们知道超限超载行驶很危险,可是不超限超载怎么能赚到钱呢?”16日晚,在横头山附近路段,核载17吨、实载30吨的货车驾驶员李某对记者说,他受雇从横头山附近到哈市送货。“这一路往返过路费近百元,油费数百元,按几十元一吨的运价算,如果不超载,跑一趟下来基本赚不到钱。”他说,为了能找到活儿,司机经常以相互压价“竞争”,然后再以超载超限找回成本。
一位货主告诉记者:“货车司机少跑几趟我们就能省点儿钱,我们经常要求货车能多装点儿货物。”
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物流公司老板说,用执法手段动用很多的资源,也就抓几个倒霉的,改变不了业态的恶性循环。其实,大家都知道,“超载超限”一直是城市的顽疾。“我们运输行业特别希望政府能以经济思路去治理超载超限,比如规范运输市场阻止恶性竞争,减免路桥费等相关费用等,市场环境能让物流成本与利润的空间合理,疯狂大货才能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