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残疾丈夫突患肺癌 不放弃只为家人活着
2013-04-19 10:18:52 来源:大鹏新闻网-牡丹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9日讯 生活给了杨海安夫妇太多的磨难。他和妻子都患有小儿麻痹症,靠亲友们的帮扶组成了家庭。夫妻俩像正常人一样,靠双手去创造幸福。经过多年的打拼,他们终于在这个城市里扎下了根儿,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了一双引以为自豪的儿女。孩子们大学毕业、工作、成家,老两口正盼着苦尽甘来的那一天。然而,53岁的杨海安却被查出患上了肺癌晚期,无情的病魔击碎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杨海安说,他不怕死,只想在离开之前,盼着能对帮助他家的好心人道声感谢;盼着能早点回迁到新房子里美上几天;更盼着能看见一双儿女赚钱养家……

   相似命运走到一起

  近一个小时的采访,让半坐在床上的杨海安痛苦万分。他怀里抱着个枕头,时而整个人趴在上面,时而用枕头顶住腹部。“太疼了。”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骨头里,持续的剧烈痛感让杨海安痛不欲生。

  妻子杨铁军坐在丈夫身后不停地抚摸着丈夫的背部,希望能帮他缓解一些疼痛。明明脸上已经挂满了泪,她也不忘找点乐子逗丈夫开心:“问我当年看上他啥了?奔他脸去的,长得精神呗!”这招还真有效,杨海安捂嘴笑了起来。

  透过卧室的小窗户,杨海安88岁的老岳母在外屋蹒跚踱步。

  自从丈夫患病后,杨铁军不得不辞掉在食堂当杂工的工作,在家照顾病人。这个家,有时候还需要老母亲到外面捡些废品维持日常的开销。

  “当年的日子还可以。”杨铁军说出这句话时,过去的生活涌上心头。

  他们的结合平淡又无奈。那时,家住河北的杨海安因从小患有小儿麻痹,30岁了还没有娶到媳妇。后来,他离开了贫穷的家乡,到牡丹江投奔哥哥。

  那年,杨铁军26岁,同样患有小儿麻痹的她也耽误了终身大事。在别人的牵线搭桥下,命运相似的两个人相遇了。“你们都有残疾,以后的日子可咋过!”家里人的反对,让杨铁军犹豫不决,但见杨海安为人老实、能吃苦,让她最终答应了这桩婚事。

   一双儿女考上了大学

  在杨海安哥哥的帮助下,两个人有了个临时住所。婚后的生活杨铁军很满意,虽说身体有残疾,但丈夫竟然能像正常人一样,开起了一家小吃部,收入虽然不多,但足够一家人生活。

  相隔两年,杨铁军生下了一双儿女。那一年,全家回了一趟河北老家,幸福的一家人让村里的光棍汉们羡慕不已。

  后来,小吃部因故关业,杨海安就弄来一辆三轮车给别人拉货,一干就是十几年。由于身体的原因,他经常抢不上活儿,最少的时候,每天也就能拿回家几块钱。妻子杨铁军虽然也外出打零工,但赚的也不多。家里老人看病需要用钱、儿女上学需要用钱……日子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一落千丈。

  1995年,由于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再也挤不下六口人,夫妻俩决定自己盖房,为此欠下了两万多元的债务,压得他们喘不上气来。

  几年后,刘铁军被迫作出决定,让学习成绩不错的女儿上了技校,让将来能顶门立户的儿子继续上学。

  让夫妻俩颇感欣慰的是,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性格要强的女儿也最终上了成人高考,并且一边学习一边打工,供弟弟上学。孩子们都有出息了,夫妻俩开始美滋滋地规划起未来的日子——老房子已经动迁了,回迁后就能住上近60平方米的新楼房。一双儿女马上也大学毕业了,就放手让他们出去闯,辛苦了大半辈子,夫妻俩也该好好歇歇了。

   好心人帮助苦难一家

  谁能想到,不幸在2012年2月降临到这个家。胸闷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杨海安被查出患上了肺癌,医生断定只有八个月的生命。

  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妻子杨铁军选择瞒着丈夫、瞒着儿女、瞒着老人,自己独自承受。除夕夜,一家人开开心心围在一起吃年夜饭时,杨铁军表面上强装笑脸,内心却在滴血,这也许是全家人最后一起过团圆年了。

  2012年7月,杨海安病情加重,病痛折磨着他整夜睡不着觉。经过六次化疗,他竟然靠自己顽强的生命挺了过来:“真的想放弃,但一想到孩子们,就再想多看他们几眼,舍不得啊!”

  采访中,杨海安嘴里不断重复着一个叫“聂影”的名字:“她今年三十多岁,是陕西人。”得知杨海安家的情况后,聂影经常过来,有时扔下几百元钱,有时带来鸡蛋、排骨、营养药等。

  “非亲非故的,咋能对我们这么好呢。”杨铁军话语中充满了感激。

  杨海安告诉记者,他现在不是为了自己活,是为了儿女,为了这个家,更是为了那些关心他们的好心人活着。

  牡丹江市志愿爱心帮扶协会

  牡丹江市慈善会

  电话:6276317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