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3日讯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哈尔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GDP795.4亿元,同比增长8.1%,GDP在10%以内的增长区间平稳运行且略有提升。虽然经济增长距离今年确定的目标依然有一定距离,但整体运行情况好于上年同期。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市抓产业、上项目、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遏下滑以及推动县域工业化等一系列措施正在收到实效,为全市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今年一季度,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投资、消费、出口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表明我市经济运行的协调性、稳定性不断增强,同时也说明我市去年以来抓产业、上项目,扩投资、促消费等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政策措施正在显效发力。
在省市重点项目快速启动和加快建设的带动下,全市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6亿元,增长29.4%。全市工业投资完成44.9亿元,增长35.4%。民间投资完成66.9亿元,增长55.2%。37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4.3亿元,122个项目相继开(复)工。
一季度,全市消费需求实现加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17.8亿元,增长1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2.7亿元,增长12.2%,同比回落3.1个百分点。
经过去年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市今年对外经贸取得显著成果。一季度全市实现海关进出口总值13.7亿美元,增长38.8%。其中出口5.6亿美元,由上年的下降12.7%转为今年的增长21.9%。对俄经贸额增长1.7倍,对法国经贸额增长5倍。
企业效益升 居民收入涨
一季度,我市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幅都远远高于GDP增幅,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说明我市在调结构、转方式、抓质量、提效益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已经见到实效。
全市一季度完成财政收入105.4亿元,为年预算的28.6%,增长13.7%;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3.3%,高于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收贡献明显,完成税收64.9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61.6%,同比增长17.5%。
1到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6.3亿元,增长11.9%,其中利润7.4亿元,增长39.8%。亏损企业亏损面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去年以来企业效益下滑的趋势得到扭转。
今年一季度,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66元,增长14.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202元,增长14.2%。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均超过GDP增速6个百分点以上。
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工业生产形势好转
去年以来,我市在工业保增长、遏下滑方面采取政策组合拳收到效果。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在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实现企稳回升。
一季度,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1.1亿元,增长7.4%,高于上年同期4.4个百分点,高于1—2月份5.2个百分点。作为全市工业经济主体的重工业增长8.9%,高于上年同期12.6个百分点,高于轻工业增速1.7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三年的“轻快重慢”走势。四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116.2亿元,增长5.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但增幅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带动作用有所增强。
一季度,全市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近三分之二的行业实现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8%,医药制造业增长3.6%。79户产值超亿元的重点企业中,九三粮油、哈飞机工业集团等60户企业生产增长。重点监测的14种工业产品中,半数增长,化学药品原药、发电机组、软饮料分别增长2.96倍、74.5%和28.2%。
县域发展脚步快 工业增长幅度大
县域工业的高速增长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去年以来,我市实施产业强县工程,县域抓产业、上项目劲头足,也为全市经济增添了动力。今年一季度,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达到35.8个百分点。
10县(市)中,五常、尚志、宾县3个县市工业增幅分别达69.5%、61.1%和58%。一季度,五常市GDP预计实现34.23亿元,增长14.2%;尚志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5.1亿元,同比增长17%;宾县GDP预计实现41.2亿元,同比增长22.5%。工业增速最高的3个县(市),也是GDP增速最高的3个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