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4日讯 昨天,记者从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暨征收拆违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开工25423套,竣工32624套。同时,我市将对保障房建设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并建立保障房信息管理系统,对回迁居民实行多点多区域安置新模式。
具备条件的10月底前回迁进户
为确保动迁居民按时回迁,对至今仍漂泊在外的未安置居民,各区县(市)和各有关部门将切实搞好调查摸底,进一步拓宽安置房源渠道,大力推行全市统筹调配、多点多区域安置的补偿安置新模式。10月底前,具备条件的都要回迁进户。同时,今年的棚改项目,要优先建设回迁安置房,后建商品房,宁可推迟项目建设,也要保证百姓及早回迁。
对已建成的保障房,要进一步完善年度复核和退出机制,建立保障房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形成动态管理的长效监管机制。
保障房建设质量“终身”负责
我市将把好保障房建设质量监督关,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住房建设强制性标准,强化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监管,落实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终身”责任制,通过全面的质量安全管理,确保把“棚改楼”、“保障楼”建成“放心楼”、“宜居楼”。
同时,还要把好竣工验收关,对配套设施未按规划建设的保障房项目,坚决不得进行项目竣工验收备案。市政府将派出专门督导组,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质量安全进行检查,只要是质量出了问题,不论责任人走到哪里,都要一追到底。
计划开工25423套174.46万平方米
主城区棚改11578套
呼兰、阿城和10县(市)棚改8376套
公租房1830套10.55万平方米
经济适用住房2380套14.89万平方米
廉租房1259套5.76万平方米
计划竣工32624套233.09万平方米
棚改回迁安置房26006套
公租房1884套
经济适用住房3420套
廉租房1314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