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阿什河城区段明年现“两岛三湖”总投资66.6亿元
2013-04-25 09:35:2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徐光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5日讯日前,总投资66.6亿元的“阿什河干流道外香坊段防洪及河道整治工程”通过省市相关部门批复。按规划,项目2014年完工后,阿什河城区段将现“两岛三湖”,沿线堤防也将全部达到防洪相关标准。据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阿什河整治工程拆违工作已于近日启动。

  珍珠岛鸟瞰图

  阿什河综合整治工程治理范围为阿什河干流道外香坊段,即由伏尔加支路桥至阿什河入松花江河口,河道长25公里。工程将通过提高阿什河干流道外香坊段防洪排涝能力、加强滨水景观建设,形成“一轴、两岛、三带、五区、六面”的总体布局,逐步恢复和改善河流生态环境。

  今年,工程将以防洪、河道景观和生态治理为主,通过挖湖筑岛、建坝蓄水,建成一岛(珍珠岛)两湖(阿什湖、泰和湖)。明年,工程将主要建设河湖、绿化、堤防和拦河坝,形成一岛一湖(天兴岛和天兴湖)。

  根据总体规划,项目完工后,沿线堤防将全部达到防洪相关标准。其中,香坊农场堤和东风镇堤防洪标准将达30年一遇;其余堤防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各支河回水堤的标准与所在堤段防洪标准一致;滩岛围堤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

  毗水而栖,是人们亘古以来的居住天性。在诸多缺沟少河的城市看来,有内河穿城而过,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但在过去几十年里,阿什河沿岸居民却在集体远离这样的“奢侈品”。

  今后,阿什河综合整治将彻底终结沿线持续数十年的“水体黑臭、滩地脏乱、景观残破、雨季易涝”的现状,打造出一道“水清岸绿、湖岛相映、草丰林茂”的自然生态河流景观。在这个过程中,景美了,城市更宜居了,沿岸也有望形成新的经济“黄金带”……


 

  -链接

  入江口

  蓝图:新河道新景观

  阿什河综合整治将通过提高阿什河干流道外香坊段防洪排涝能力、加强滨水景观建设、清淤治污等措施,逐步恢复和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工程治理范围为阿什河干流道外香坊段,即由伏尔加支路桥至阿什河入松花江河口,河道长25公里。河道整治后将形成“一轴、两岛、三带、五区、六面”的总体布局。

  城区段呈现“一轴、两岛、三带、五区、六面”

  一轴:阿什河主槽形成生态景观轴;

  两岛:珍珠岛和天兴岛,利用弃土在河道宽裕处填筑而成;

  三带:由沿河的绿化带、防浪林、护堤林,形成绿色生态带;

  五区:分为河口段、先锋路渠化段、长江路段、长江路至涅瓦小镇段和涅瓦小镇段,针对特点分区布置;

  六面:25公里河道内设置七个挡水坝,间隔形成六级水面。

  河滩处建设休闲景观平台

  据介绍,在河道平面布局上,整治工程将保持阿什河现有河道的蜿蜒特性,采取“遇弯则弯,宜弯则弯”的原则,对阿什河现有多汊河槽进行梳理及平顺处理,形成自然曲线。规划的珍珠岛和天兴岛所需土方,将全部采用河道“梳理”过程中的弃土。

  河道在横向布局上分为主槽、滩岸。整治通过对河道局部疏拓、理顺和固岸,最终实现河道“小水归槽,中水泛滩,洪水堤束”的治理思路,小水时实现河道水面率不低于10%。

  同时,为满足人们“亲水、近水”需求,治理后河滩处将建设休闲景观平台。

  7个溢流坝“制造”6级水面

  据了解,河道纵向布局7个挡水溢流坝,制造人工落差,从而形成6级水面。由此提高河道水体复氧能力,并有利于水流和河道形成多种变化,保持生物的多样性。而且,此举可抬高部分河段水位,减少河床袒露,改善水生态景观。

  立体绿带让沿线更宜居

  据介绍,结合现有林地,河道两岸将同时布置防浪林和护堤林等,形成多条生态绿带。整体上,防护林将选择糖槭、红松、杨树、白桦等抗风能力强、抗污染、管理粗放的高大乔木,其成林后将起到过滤城市空气,消解城市噪声的作用。

  借助于片片绿化带,阿什河沿线的河口湿地公园、珍珠岛、涅瓦小镇生态林、伏尔加庄园等景点将全线串联起来,形成一条绿色生态景观长廊。

  防洪标准全面达标

  根据总体规划,沿线堤防将全部达到防洪相关标准。其中,香坊农场堤和东风镇堤,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其余堤防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各支河回水堤的标准与所在堤段防洪标准一致;滩岛围堤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

  明年城区现“两岛三湖”

  2013年,实施绕城高速以下段,以防洪、河道景观和生态治理为主,挖湖筑岛,建坝蓄水,形成“一岛(珍珠岛)两湖(阿什湖、泰和湖)三级水面”。开挖和回填土方就近平衡,修建4段主堤(东风镇堤、香坊农场堤、靠河寨堤、戴连屯堤)及相应回水堤、珍珠岛围堤。

  2014年,主要为河湖、绿化、堤防和拦河坝。修建绕城高速以上段两岸堤防及相应回水堤、天兴岛围堤,形成一岛一湖(天兴岛和天兴湖)三级水面。

  未来:生态效益带来N重改变

  防洪年均防洪效益4亿元

  多年来,阻塞的河道、较低的堤防标准,给阿什河流域人民造成不同程度的灾难。据统计,自1897年以来阿什河曾发生过23次较大的洪水,其中,1897年、1932年、1960年、1985年和1994年为大洪水,造成的灾害也较为严重。以距离最近的1994年为例,该次洪水沿线造成农田受淹、企业停产,道路和桥梁被冲毁等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6.22亿元。

  整治工程完工后,堤防防洪能力得以显著提升,这部分直接经济损失可以减少或根除。据专家测算,工程完成后,多年平均防洪效益约为4亿元。

  景观人水和谐打造休闲新空间

  阿什河整治过程中,将在保存历史水文化的同时,将现代技术、文化、观念引入滨水景观建设中,营造宜居的人居环境,建设与城市整体景观相和谐的滨水景观,使城市两岸及周边地区成为最引人入胜的休闲娱乐空间,实现人水和谐。

  可以预见,曾经棚户区散落、垃圾遍地的阿什河沿岸,将成为城区的景观生态长廊——绿化带、河滩公园和湿地公园在阿什河沿线随处可见。

  集聚效应改变沿河发展格局

  在哈市城市的扩张和高层建筑逐渐增多的情况下,阿什河沿岸形成的生态廊道将成为哈尔滨主城区一条重要的新鲜空气走廊,其作为城市换气通道的作用将不可替代。今后,阿什河沿线作为城市功能发展稀缺资源的地位将更加明显。从目前已完成整治的何家沟来看,其沿线仅源头处的哈南区段,已有星耀南城、中天富城等3个高档楼盘陆续开工建设。随着阿什河整治工程的展开,其沿线的城市发展格局和脉络也将快速发生改变。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