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语文:不回避热点 列提纲写作
2013-04-25 10:39:18 来源:生活报  作者:吕晓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市第一一三中学初四语文把关教师李成欣

  生活报4月25日讯 哈市中考调研测试结束,2013年中考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呈现哪些特点?考生下一阶段应采取哪些备考策略?哈市第一一三中学初四语文把关教师李成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语文调研测试试题“变”的是题型,“不变”的是考点,对考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考查始终贯穿在每一道语文试题的设置中。

  不回避热点和敏感问题

  本套试卷仍沿袭以往的三大板块分布——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试题关注热点问题、不回避敏感话题。如基础知识的病句出处、说明文阅读探究转基因产品的争议问题、议论文中关于教师职业的内在动机的阐释、需要辩证思考的作文题目“信息时代的生活很精彩”“信息时代的生活很无奈”等。考生不轻信、敢质疑,才能递交一份合格的语文答卷。

  基础不牢导致问题频现

  在实际的考测中,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下的犹豫不决、阅读理解中浮于表层的模棱两可、写作时的简单套用等问题频繁出现在考生的试卷中。

  在写作中,考生最大的问题在于命题作文“信息时代的生活很精彩”审题的关键词“精彩”体现得不够精彩。或是简单罗列信息时代所应用的工具,或是缺少描述、抒情的纯粹客观介绍。即使有再现生活画面的文字,也缺少一定的个性体验,筛选生活小事之余不能将中心升华,语言表达亦不够精彩。

  在现代文阅读中,第11题4分的考测题“为什么有些科学家忙着在试验田里扩大转基因作物成果,而又有些研究者反对在自然环境中大规模培育转基因生物?”考生在审题中忽略了题干中“有些”“又有些”的并列关系,让“而”字扰乱了思路,只将后半句所问答出来,导致丢分。第15题“红卫兵”袖章的问题,如果没有关注到文章下面的注释,便无法将“红卫兵”的时代进行消化理解,也就无法答出第二个采分点。

  这些问题通常是由于考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或审题不细导致的。

  语文备考策略

  ◆练好基本功

  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考生应对考查范围进行梳理,扎实记忆语文基础知识。在这一段时间内学会利用每天的课间、课前、午休等零碎时间记忆、背诵基础知识。

  ◆加大训练量

  在阅读训练中,要加大记叙文的训练,因为记叙文阅读题型设计角度比较开阔,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多。可在注意力高度集中、心态平和又有一定紧张度的情况下进行规定时间内的检测训练,训练时要加快答题速度。

  回答问题时应注意做到有理有据个性思考。尤其应注重语言表述的规范性与措辞的精准性及严谨性。

  ◆养成列提纲写作习惯

  作文的素材积累需要将已写过的文章进行归类梳理,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修改、整合,加强中心主旨的提炼把握,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表达习惯。考生应强化文章结构框架的训练,培养自己列出写作提纲的习惯。

  写作应关注生活,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进写作中。还要注意的是在感知生活之外,更要深入地思考生活。如果对生活知之不深,感之不切,那么写作文时,要么写不出来,要么胡编乱造。个性表达、真情流露便无从说起。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