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绥化
搜 索
绥化北林区土地流转黑土生金
2013-04-25 11:30:2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魏青波 张君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4月25日讯 “自实行土地流转以来,我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如今我的烤烟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已发展到1000亩,收入达150万元。村民们看到效益后也纷纷效仿,现有76家农户种植烤烟,面积发展到4000亩,户均收益在2.5万元以上。”4月18日,正准备去田里的北林区三井乡农民杨孝臣急匆匆地说。

  近年来,北林区采取转变发展理念、创新流转方式、注重服务扶持等方法,不断引导农户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土地规模流转面积由原来的100万公顷增加到190万公顷。去年粮食总产实现20.6亿公斤,增长15.4%;人均收入实现9850元,比上年增长19.9%,实现了农户土地流转和返聘务工“双收入”,让土地变金条,使这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地区连续多年被国家评为全国产粮大县。

  没有土地规模和集约就谈不上现代化大农业,为此,这个区强力实施“新型经营主体牵动工程”,大力发展合作农业。区、乡、村分别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土地规模经营领导组织,实行超前定标,会战推进,变年终集中考核为分段单项考核,提升了工作实效;组织乡村干部深入村屯、农户,讲政策、算细账,引导农民流转土地,鼓励大户和能人扩大经营规模;每年每个乡镇要培养2000亩以上、每个村要培养500亩以上规模经营典型各1个,每个村至少培育规模经营1000亩以上的种植合作社1个。先后培育了绥胜新天地、永安永兴、兴福兴聚等规模经营均在3万亩以上的典型,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带作用。

  坚持把发展各类载体作为推动土地规模经营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合作社、经营大户、龙头企业等的经营主体作用。依托554个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土地入股、代耕代管、产购销一条龙等经营方式发展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69万亩,其中21个大型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25万亩,特别是新天地农机合作社规模经营面积今年有望达到4.7万亩;鼓励支持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种植大户发展规模经营,带动流转土地的村民增收致富,全区共培育各类种植大户849个,经营面积达16.58万亩;加快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目前,金龙油脂有限公司、畅源米业等6家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28万亩,将带动基地农户增收近千万元。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土地规模经营顺利推进。区财政先后投入资金4000万元,加上农机购机补贴共计1.5亿元,配置大马力拖拉机等农机具356台套,并为入社农户提供种植业农业保险,同时将争取到的3500万元互助资金全部用于扶持合作社发展;专门设立了土地合作规模经营奖励基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扶持资金,对符合土地承包政策法规、流转合同手续完备、形成集中连片规模经营面积500亩以上,且签订3年以上流转合同的规模经营主体,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并帮助协调贷款;引导各类规模经营主体进行工商注册,并设立了土地规模经营流转平台,建立了台账,强化了对土地流转合同的规范管理和变更登记,保障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