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5日讯 “要是没有机关干部的帮助,今年俺家真的就种不上地了!”望着地里被大雪压了一冬的玉米一棒棒地抢收回来,李波激动得不知说啥才好。李波是鹤岗市东山区东方红乡合胜村河泉屯村民,全家三口就指望每年种15亩水稻和5亩玉米维持生活。由于去年入秋以来雨雪不断,他刚把15亩水田抢收回来,5亩玉米就被大雪压在了地里。去年的粮食收不回来,今年就种不上地。正当李波急得团团转时,东山区向全区农民发放的“一信两卡”和实施的“456”工程帮他家解决了难题。机关干部不但帮他收回了玉米,还帮他协调贷款,解决各种问题,这让李波兴奋不已。
针对去冬今春鹤岗市雨雪不断的灾害天气,东山区在春节过后就开展了抗灾自救工作,向全区农民发放了“一信两卡”,并将启动实施的“456”工程贯穿备春耕生产全过程,确保不让一户农民种不上地。“一信两卡”中的“一信”,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向全区一万多农户下发了《致全区农民一封信》,告知春耕生产的严峻性和各项生产的指导意见,引导农民提早动手做好备春耕各项生产工作。“两卡”就是“农户信息卡”和“干群联系卡”。首先是向全区一万多农户下发了“农户信息卡”,了解所有农户在春耕生产中都遇到了哪些具体问题,对每户农民的“信息卡”做到区、乡、户各存一份建档,详尽掌握全区春耕生产情况。在回收整理的一万余张“农民信息卡”过程中,又确定了240余户种地贫困户。针对这些贫困户,区里又确定了240余名帮扶干部对每家每户进行专盯帮扶,这样就做到了在备春耕生产中不让一户贫困农民掉队,保证家家都能种上地。
为保证“保水田、夺旱田、保春耕”的全区大目标,这个区在发放“一信两卡”的同时,还同步实施了“456”工程,促进备春耕生产。“4”就是“四包”,即建立区级领导包乡(镇)、区直部门包村、乡镇领导包片、党员干部包农户的工作机制。“5”就是“五措”,即采取“加强领导、全力抢收、积极协调资金物资、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加大宣传引导”五项措施,按照备春耕节点倒计时推进各项工作。“6”就是“六组”,即成立“抗灾抢收组、科技服务组、物资资金组、宣传发动组、救灾扶贫组、综合督察组”。
备春耕生产以来,全区党员干部按照各自分工全部深入基层,走村入户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共做好事、办实事300余件。其中,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农民解决贷款8430万元;举办各类培训26期,培训2300余人次,并下发致农民意见书、农作物栽培技术等资料3万余份。同时,为农民联系优良籽种893吨、农药54吨、农膜219吨、化肥6125吨、柴油580吨。此外,还为农民联系收获机械,帮助农民抢收玉米,检修农机具。通过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区春耕生产所需资金、物资基本到位,难点热点问题正在加快解决,为今年春耕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