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6日讯 为构建体系完备、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哈市加快构建“大城管”格局,成立城管委避免推责任打乱仗,推行精细化城市管理模式,推出“三沟一河”专人定时清理漂浮垃圾、露天烧烤残土车实施管理与执法无缝衔接管控等细则,努力让城市管理更到位、更高效。这是25日召开的哈市城管委2013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披露的。
成立城管委
避免推责任打乱仗
哈市成立城管委,是要健全完善城市管理高位协调机制,进而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大城管”新格局。哈市城管委作为综合协调议事机构,将定期研究城市管理的重点任务和工作分工,搞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明确各部门和各级政府的管理权限,落实管理责任。特别是将把容易产生交叉的事项在市级层面就划分清楚,从源头上避免推责任、打乱仗。
哈市城管办作为城管委办事机构,将切实承担起城管委日常工作,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形势的综合管理能力,敢抓敢管,敢于承重,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对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难点问题组织综合执法。
今年启建10县市
数字城管系统
目前,哈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在一些细节上还不到位,某些环节上粗放管理的痕迹还比较明显。今后将拓展城市管理范围,逐步将城市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条街、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庭院、每一个角落。重点加强城市出入口、城市近郊地带、背街背巷、居民庭院的城市管理工作,努力实现城市管理无缝隙、无盲区、无死角。
细化城市管理标准,在规划建设、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城市绿化等方面,制定一套科学、细致、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标准,形成标准化的城市管理方式。比如,哈市要推行绿色清冰雪,禁用、慎用融雪剂,但怎么慎用,什么时候用,用多少,多长时间清除,都将一一明确标准,确保今年入冬能够真正达到绿色清冰雪的要求。
此外,哈市将创新城市管理手段,推进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化进程,整合现有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资源,加快建设“一站式”指挥调度、综合监管、履职评价的城市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继续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健全快速响应和及时处置机制,实现城市管理全方位覆盖、全时段监控、网格化管理。今年,将启动10县(市)的数字城管系统建设,同步推动各区数字城管系统升级改造。
“三沟一河”
专人定时清垃圾
今年,哈市主次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将达到70%以上,冲刷洒水率达到97%以上,将对支路街巷、花坛绿地、城区河道实行制度化保洁,逐步消除清扫保洁盲区。加强既有亮化设施维护和日常亮灯监控管理,亮化设施完好率将达到96%,亮灯率达到98%。保证各种井盖、沟盖、雨箅等市政设施完好、正位,供排水管网设施无污水冒溢污染。强化园林绿地养护管理,逐步实现全面开墙透绿。对集贸市场实行分类达标管理,严格规范并健全清扫保洁制度。加快“三沟一河”整治步伐,落实专人定时清理漂浮垃圾,清淤疏通河道,清除违法建筑。加强对噪声、污水、饭店油烟与汽车尾气排放的管理,确保不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
抓好拆违控违专项整治,继续按照“零容忍”、“零补偿”、“零增长”的标准和要求,从预防控制和打击拆除两个方面入手,始终对违法建设保持高压管控态势,依法严惩、绝不姑息,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最广大市民群众的利益。
无缝衔接管控
露天烧烤残土车
针对市场摊区、露天烧烤、基建工地、残土车等环境卫生污染源,哈市积极探索市与区上下联动,管理与执法无缝衔接的管控模式,从重点污染源头上实施有效控制。抓好乱停乱靠、非法营运、违章驾驶专项整治,强化交通秩序整治和交通设施管理,提高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利用率,解决好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对破坏交通运行秩序、影响市民出行安全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着力打造文明有序的交通运行环境。
抓好老旧社区整体环境专项整治,结合“物业管理年活动”,对主城区一批建设年代久远、设施陈旧老化、环境脏乱问题严重的老旧社区进行区域性综合整治,集中资源力量对房屋、庭院、配套公共设施进行整体改造,分期分批地逐步改善社区环境。抓好临街踏步及门窗改建专项整治。全力推进二环内市政道路及重点区域临街踏步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主要街路两侧建筑物擅自进行门窗改建行为。一次专项整治就将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就要破解“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怪圈,逐步把市容环境引入“整治—提升—再整治—再提升”的良性轨道。
城管红黑榜
定期向社会公布
城市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反复性的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稍有松懈就会出现反弹回潮。哈市城管办将严格按照相关办法和标准,加强对各区县(市)、各街道办事处以及各相关委办局的考核,将考核成绩通过红黑榜定期向社会公布。
各区县(市)、各街道办事处的考核结果,将作为投资问效、达标付款的直接依据,干得好的奖励,干得差的处罚。对不履行、违法履行或不当履行城市管理职责,造成环境卫生不达标、公共设施破损严重、市容市貌秩序混乱、在社会上产生负面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将坚决予以问责,决不姑息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