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4月27日讯 随着天气转暖,我省各地产业项目建设陆续启动。今年国家分配给我省的建设用地指标为1万公顷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而各地提出的用地需求却达5万多公顷。针对建设用地供求矛盾突出,用地保障工作压力大、难题多的实际,省国土资源厅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有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加强向上争取力度,尽可能放大新增用地量。积极争取国家在今年计划指标分配上给予我省倾斜,力争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减少;在有条件的地区继续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增加一块建设用地指标,解决部分地区城镇化建设指标不足的难题;抓住国家把我省哈尔滨、大庆、绥化确定为未利用地审批改革试点的政策机遇,今年力争落实10平方公里的未利用地计划指标,拓展我省产业项目建设的空间。
集中清理批而未用土地,盘活存量土地。继续加大批而未征、批而未用土地专项清理工作力度。针对批而未用土地的不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各地深入开展批而未用土地清理和利用工作。按照目前全省1万公顷批而未用土地计算,如果能盘活利用60%到70%,全省就可以增加6000公顷以上土地供应量。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降低土地消耗量。一是强化“两划”管控。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强化区域用地计划统筹管理,减少用地指标执行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强化项目用地审批把关。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对建设项目的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建筑容积率严格把关,探索实行精细化、差别化管理;三是强化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估。
建立和完善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估体系,以产业园区为重点,按年度进行节约集约用地情况综合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和项目用地审批挂钩,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切实转变职能,提升服务质量。继续开展专题调研,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积极主动帮助各地排忧解难;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哈尔滨等重点城市,对今年全省重点推进的600个产业项目,要在计划指标、项目审批服务等方面,全力给予支持;改进工作作风,采取超前介入、跟踪服务、特事特办等方式,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