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日讯 回想起年初的“雾霾”来,许多大庆人真正意识到了空气污染的可怕。4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走访机动车检测站、油田热电厂、东城热力等地,对大庆贯彻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调研。
主要污染物每年净削减1%
淘汰落后产能、拆除小锅炉、防风固沙、植树种草、治理机动车尾气……在空气污染防治中,大庆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庆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总量保持每年1%的净削减,空气质量指标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一直优于国家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优于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一直保持在350天左右。石油石化城市主要特征污染物指标总烃浓度由2000年的3.1毫克/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1.8毫克/立方米,优于国际上2.0毫克/立方米标准限值,去年万元GDP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6.7%,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13年名列全省第一。
补齐“短板”是现今关键
大庆的大气质量污染源有煤烟、尾气、化工、油烟以及扬尘。随着经济的发展,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保持现有水平甚至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总量,对大庆来说,要做的还有很多,而现阶段最关键的仍是将“短板”补齐。
市人大在调研中发现,以尾气污染来说,截至去年年底,大庆还有将近2.9万台“黄标车”没有淘汰;油烟污染中,主城区的3321户餐饮企业,很多位于住宅底墒,还有相当数量的露天烧烤,存在油烟扰民问题;扬尘污染,部分建筑施工现场围挡不严、运输车辆无遮挡及裸土地面积绿化、硬化不足等。另外,全市17个市级以上工业园区(集中区),绝大部分尚未配套建设大气治理措施,没有实现天然气入园、集中供热等能够改善大气环境的能源供给方式。
对于这些问题,市人大希望大庆相关职能部门尽早研究措施及时解决,减少污染排放。
今年预计淘汰两千“黄标车”
防治大气污染是一项长期工作,而就今年的防治举措,市环保局副局长徐国忠在“市人大在线访谈”时也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徐国忠说,今年大庆将从6个方面采取防治措施,严格落实新建项目在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方面的审批,继续落实等量淘汰、置换管理制度;推进石化行业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等设施的建设;加快大型集中供热热源替代燃煤小锅炉项目建设;继续开展居民居住区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增加巡查力量和频次,治理餐饮油烟扰民问题;加强对石油石化行业生产过程排放管理,实施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汽油回收综合治理工程。
最后是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徐国忠说,控制“黄标车”尾气污染,大庆制定的“黄标车”限行方案即将实施。同时,今年大庆将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预计淘汰20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