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5月3日讯 连日来,在本报物业管理年看服务第三站“庭院路面破损扫描”中,哈市市民纷纷打来电话,反映了近300个小区路面破损的问题。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哈市庭院路面破损主要是由于年久失修、车辆碾压、极端天气等原因造成的,而小区物业则因经费不足等问题使得庭院道路得不到及时大修,陷入年年修年年破的怪圈。

红城小区内的破损路面
对此,市民、街道办、物业纷纷建言:将庭院破损路面纳入城市环境整治大盘子,通过集中整治的办法,彻底维修。
现状:破损路面多存在开放式老庭院
“我们小区简直就是搓板路。”“虽然物业年年修,但修完不到一年就又坏了。”连日来,记者根据市民反映走访了道路破损比较严重的闽江小区、泰海花园、红城小区等30余个小区。采访中记者发现,道路破损的小区庭院多为开放式小区,大多在二环以外。在闽江小区记者看到,小区的道路宽约5米,路的一侧停着车。“我们小区不是封闭管理,各种车辆随意通行,就把路碾压成这样了。”小区居民王先生指着路面上的坑说,这条路以前是水泥路,后来水泥开裂,石子就露出来了。
据哈市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每年春季,有近五成建于上世纪90年代前后的老旧小区或庭院出现道路破损、翻浆现象,数量达500个,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还有近600个。
原因:年久失修、极端天气和重载车碾压
去冬今春,哈市气温达近60年来最低,降雪量也是60年来最大。据业内人士介绍,寒冬时路面下会形成很厚的冻土层,春季气温回升后,冻土层上部先融化,易造成路面裂缝、翻浆等。而地面融化的雪水顺裂缝而下浸泡路基,车辆碾压后,很容易导致道路翻浆。另外,部分地下管线抢修后回填不实,也造成路面破损下沉。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一些小区由于年久失修,破损情况更加严重。
据了解,普通自重约1吨的车辆,并不会对小区路面构成较大威胁。记者在道外一小区采访时看到,一些货车为了绕行方便,就在小区里走。该小区物业人员表示,载重车将小区路面的沥青层和碎石层压得变形后,路面在冬春交际时因热涨冷缩而变形加剧,最终成了翻浆路。
业内人士建议,在小区入口处设立门禁,限制或减少货车通行。同时应及时维修路面上的小破损。
困境:
质量不达标
物业修不起
哈市某小区的物业负责人表示,路面质量不达标是小区路面破损的主因。市政道路在维修时需要有灰土层、碎石层,还要有沥青面,这样的路面才经得起考验。而小区庭院路面的维修不归市政部门。同时,房子有明确的保质期,但是小区内道路的保质期标准模糊,几乎没有开发商回头来修小区庭院路面的,这就造成了一些开发商在修路的时候应付了事。
记者了解到,一些庭院路面虽然出现了大面积破损,但物业却无力承担维修费用。有业内人士算账说,修一平方米的小区路面大约需要70元,如果一个1000平方米的小型庭院需要维修,需要7万元左右,这笔钱物业企业负担不起,也就造成了哈市小区庭院普遍存在路面破损的现状。
出路:
纳入城市环境整治
“庭院路面大修虽然有维修资金,但申请起来却不容易。”采访中有居民说。由于居民意见不统一,真正用得上的并不多。
记者在道外滨江凤凰城采访时,哈市大山物业的工作人员说,道外区城建局通过街道办对辖区庭院的路面破损情况进行了统计,由城建局进行统一整治。记者从道外区物业办了解到,该区将小区路面破损问题与庭院整治结合在一起,今年有30多个小区申报了庭院环境整治项目。
对于道外区的做法,很多市民、物业、街道办均表示赞同。目前哈市庭院路面维修存在资金缺口,造成物业无力维修的现状,哈市每年至少有500个庭院将进行综合整治,建议将庭院路面维修纳入庭院综合整治,搭综合整治的顺风车修好破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