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4年哈市8成音像店停业 “特殊消费者”拯救市场
2013-05-06 10:31:50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刘首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曾几何时,听CD、看DVD,是不少市民的主要文化休闲方式之一。然而,在电影院、电视和网络的冲击下,红火一时的音像制品店如今举步维艰。

  中央大街上曾经有两家非常“著名”音像店:目前,八福音像已改为“八福动漫玩具”;大伟音像也在筹划退出。按照大伟音像店老板刘大伟的话说,实体音像店已经进入“癌症晚期”,应该“没救了”。

  与此同时,汤先生在绥化刚刚开了一家音像店,这次来哈,一次上了几千块钱的货。

  “其实,车载CD挺火,市场还不小。目前,来买车载CD的年轻人成为固定群体,虽然赚不多,但能维持现状。”汤先生说,像他这样的零售商,正在成为哈市最大的音像批发商——东宝音像的主要客户。

  “东宝”属于二级批发商,从广州、深圳等地拿货。以前,哈尔滨80%以上的音像店从这里拿货,再卖给普通消费者。近两年,哈市的批发市场急剧萎缩,东宝的进货量也只有以前的一半。数据显示,2009年前后,我市共有约200家音像店,目前仅剩40家。

  虽然零售已经不行了,但是,作为批发商,“东宝”仍能找到合适的“下家”。“外县市的市场在急剧增长”,林经理告诉记者,“东宝”现在七成客户是外地的,每次拿货都在几千元,其中绝大部分是卖给有车族的。“汽车普及救了音乐碟片等音像制品”,林经理说。

  800元买张“邓丽君”

  中央书店原本一层的音像店,已经缩减至不到100平方米。每天50多张的销量,跟全盛时期没法比,但是,这个数字在其他音像店看来仍是天方夜谭。

  音像店内,两位老人正在挑选健身方面的碟片,她们还随身带来一只小音响,认真地调试音乐。“我们买碟片是为到广场上跳舞,我们要把身体锻炼得棒棒的。”一位老人笑着说。

  陶卓是一位“小白领”,每周光顾这个音像店。“我喜欢周杰伦、SHE、陈道明,他们出的专辑、电影、电视剧,我都买,小立柜都塞满了。”她说,自己买的这些正版CD、DVD从来不看、不听。“听起来变态吗?现在想听歌看片的方式太多了,买就是为了收藏。”

  陶卓说,她的一个同学前几天在网上,花800多元买了一张邓丽君早年出版的专辑,就摆着。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目前市场规模急剧下滑,但是,音像商品绝不是“即将消失”的行业。适者生存,“特殊消费者”正在拯救着这个市场。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