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5月7日讯 近日,牡丹江近600名非低保困难家庭小学生均收到了一份爱心礼包:一个装满文具的爱心书包。和患病母亲相依为伴的市江滨小学五年级学生小玉高兴地说:“我终于用上新书包了!”
自2003年在全省率先成立爱心助学管理中心以来,10年间,牡丹江市累计发放国家、省市和社会捐助资金66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7.3万多人,把“不让一名在校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承诺转化为现实。
近年来,在落实好国家惠民助学政策的同时,牡丹江市把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扩大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了“铺满盖严”。市财政设立了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专项资金,资助对象从低保家庭学生扩大到非低保困难家庭学生。创建牡丹江助学网,长期公示全市贫困学生档案,架起了爱心人士与贫困学子之间的桥梁;在全市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一帮一”定向资助贫困学生,实施圆梦励志资助行动,动员企业、社会团体开展捐资助学等活动。今年,该市还将通过开展“百万市民献爱心”、“慈善一日捐”、“企业(个人)冠名捐”等募捐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义演、义赛、义拍、义诊,扩大爱心帮扶资金规模。
在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的同时,牡丹江市严格对贫困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努力“把爱心送给最需要的贫困学生”。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和资助者档案,每年都严格审核认定符合条件的受资助学生,接受社会、家长、学生的监督。同时,加强对资助资金的管理,将其纳入市财政金财网。
如今,牡丹江市已形成了捐资助学的热潮,并实现了“爱心接力赛”的良性循环。牡丹江友博药业集团、大商集团、牡丹江啤酒厂等企业热心资助教育,其中,友博集团还专门设立了振国助学基金,上海一位女士通过牡丹江助学网,已连续7年每年资助10名贫困学生。许多受助学生成人成才后也都尽自己所能坚持把爱心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