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七台河
搜 索
七台河市检察院提出“服务五类企业、构建四项机制”的服务非公经济工作新要求
2013-05-07 13:06:12 来源:东北网  作者:于化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7日讯 全省检察长工作会议结束后,七台河市院按照省院服务非公经济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成立了服务非公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检察机关服务非公经济工作会议,市院徐恒才检察长提出了“服务五类企业、构建四项机制”的服务非公经济工作新要求。

  全市检察机关重点服务五类民营企业,即:针对规模较大的民营煤炭企业,将涉煤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作为服务重点;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法人代表或企业负责人的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强、涉及社会稳定民生民利的企业;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有促进、示范作用的民营高科型企业;市、县区的招商引资企业和外来投资企业。

  构建服务非公经济发展四项机制。一是构建服务非公经济发展部门联动机制。成立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抓好全市检察机关服务非公经济工作。通过两级院全员动员、普遍参与、协调配合等举措,营造全市检察机关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发挥检察机关引领作用,加大与工商联、中小企业协会、各种行业协会以及对市场经济秩序运行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力度,共同解决服务非公经济工作中政府相关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进一步创新举措,通过召开联席会议、联合执法检查以及个案类案监督等形式,力争检察机关服务非公经济工作让市委满意、人大满意、企业家满意、人民群众满意。为实现七台河市“推动四个发展,加快经济崛起,建设幸福之城”奋斗目标做出检察机关应有的贡献。二是构建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优化机制。进一步增强全市检察机关的责任感、使命感,把优化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服务大局、保障民生、执法为民的具体体现,充分发挥好检察职能,坚决做到服务非公经济“五个并重”。优化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加强与政府法制部门的协作配合,及时了解企业的法治环境需求,对侵害非公企业权益的涉企刑事案件做到快捕快诉,切实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者、管理者各项合法权益,及时消除企业发展障碍。优化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与工商、公安、税务、安监、工商联等相关部门共同开展煤炭、食品、药品等领域专项治理,促进各种市场主体和经营者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对多发易发的经济犯罪依法从严从快打击,促进各种市场主体和经营者公平竞争、共同发展。优化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开展对涉企案件侦查活动监督,特别注重对行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违法插手经济纠纷、滥用强制措施的监督。优化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加大查办和预防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经营者索贿、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职务犯罪工作的力度。三是构建服务非公经济发展动态监测机制。设计出台检察机关服务非公经济环境监测表,定期发放调查问卷,就煤炭、化工、建筑安装及家居装饰领域企业发展环境进行评估监测。与市纪委、工商联和工信委等部门密切配合,根据调查问卷对政法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及负有监管职责的行业协会进行服务企业效果排序,对于服务非公经济发展阻碍较大、起消极作用的部门和个人,构成犯罪的坚决予以查处,为企业营造健康发展的软环境。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协会会员及企业负责人监督检察机关服务非公经济工作。开通了检察机关服务非公经济举报电话、检察长电子信箱,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检务督察等部门的督导检查作用,将检察机关服务非公经济发展过程阳光化、公开化、制度化、常态化。四是构建服务非公经济发展预警防范机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职能,做到惩治犯罪与预防犯罪并重。在执法办案中注重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漏洞,通过个案预防、行业预防、专项预防、警示教育、预防宣传、预防调查、预防咨询、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方式,通过及时制发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释放检察建议正能量,协助企业整章建制,堵塞漏洞,帮助其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风险。及时举办企业法律风险讲座,积极协调工商联、企业减负办等职能部门,帮助企业做好法律风险应对,提高企业应对风险能力。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