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广场运动暗藏“隐形杀手” 专业人士提醒防范户外运动安全隐患
2013-05-09 16:53:1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张雪芬 赵琳 李鹏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9日讯 这几天,哈市气温持续转暖,憋了一个漫长冬天的市民,争先恐后地开始各种户外运动,各广场、公园成了市民户外运动的主要场所,而安全隐患也因此凸显。

  放风筝注意“四不要”

  记者走访了会展中心体育广场、江北市政府广场、松花江边等地,放风筝的市民与蹬着滑轮、自行车、滑板车的小孩、青年交织在一起。放风筝的抬着头,根本不看脚下的路和周围的人,而滑行、奔跑的人也顾不上无处不在的风筝线,不时发生风筝绞线、游人互相撞倒、风筝线缠住游人的危险事件。

  哈尔滨太阳鸟特技风筝队队长骆钢说,其实放风筝也是一项具有杀伤力的体育运动。风筝线是一种合成线,特别结实,刮到人,相当于一把“利器”,一些质量不过关的风筝很难放飞,突然掉落还可能“砸人”。

  骆钢提醒放风筝的市民切记四点:不要在路边、有建筑物的地方放;放风筝的线别拉得过长;别在人流集中的地方放;别拽着风筝线猛跑。

  孩子5周岁后再学轮滑

  平坦的广场、人行道上,这几天处处都有孩子脚蹬“风火轮”飞驰。记者注意到,在学轮滑的队伍中,有些孩子还是“小不点”,只有三四岁大小,这么小的孩子学轮滑合适吗?

  “前两天我接诊一个3岁小孩,学轮滑摔了一跤,胯关节伤得很严重。”市第五医院骨科医生告诉记者,孩子成长发育是分阶段的,3岁以下孩子学轮滑容易对骨骼造成损伤。“很多孩子没有进行专业训练,直接穿上轮滑鞋,由家长拉着手学,很容易出现危险动作。”我市某大型轮滑俱乐部教练说。即使戴着护具,年幼的孩子也可能因为用力不当而造成肌肉、骨骼的损伤。

  医生建议,儿童5周岁后再学习轮滑,且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坚持玩20分钟休息10分钟。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