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市启动源网改造三年工程 “六管”一起埋三年不再挖
2013-05-10 07:48:22 来源:生活报  作者:宋扬 何兴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5月10日讯 9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了解到,哈市本着“一次开挖,六网并进”原则启动了源网改造工程,这样大规模的更新改造和建设将进行三年,一期工程在道里区,涉及40余条街路。自4月28日起,安宁街、建国北四道街、松苍街、顾乡南二道街、尚志胡同、巡船胡同、井街胡同和江桥胡同等8条街路源网改造已经开始施工,在具备施工的条件下预计能在15日内完工。近几日,道里区还将有18条街路施工。

巡船胡同、井街胡同交口正在进行施工。

  据哈市建委管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电力、通讯等管线建设改造采取“一次开挖,六网并进”的施工组织模式,杜绝“马路拉锁”现象发生,确保改造后的源网三年内不再重复开挖。

  一期工程已有8条街路开工

  9日上午,记者在哈市道里区尚志胡同看到,街路两端已经被施工围挡封闭,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施工。

  据哈市建委源网工程建设指挥部邢宇介绍,4月28日起,首批纳入源网改造的安宁街、建国北四道街、松苍街、顾乡南二道街、尚志胡同、巡船胡同、井街胡同和江桥胡同等8条街路,进行包括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电力、通讯等6070米的28项改造建设。其中,计划改造供热管线1339米、排水管线1250米、供热管线693米、燃气管线90米、通信管线2698米。在满足施工条件下,对实施局部改造或涉及过街的管线建设工程,可于2-3天内完成施工,对改造路线较长的管线,计划于15日内完成施工。

  据了解,部分老城区受道路条件等因素限制,仍旧在使用几十年前埋入的老旧管线。以排水管线为例,资料显示目前哈市江南城区有217公里长的老旧排水管网建于伪满时期和上世纪70年代。老城区内共有567公里的解放前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供水、排水、供热管线及设备,这些超期服役的老旧管线随时面临着“罢工”危险。

  “在今年的统筹施工当中,将采取‘一次开挖,六网并进’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同一条道路上,由源网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协调,根据管线的不同线位,同时组织施工。改造施工之后,在这条街路上的各种管线的埋深、管径、走向、距离都将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数据,即便将来遇到应急抢险,施工人员也会精确地找到准确的地点。”邢宇介绍。

  换上新管线冬天不再担心爆管

  燃气、供排水、供热,这些每天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资源,一旦管网出现跑冒滴漏等突发情况,市民生活势必受到极大影响。

  据哈市建委负责人介绍,城市源网设施主要包括供水、排水、电力、供热、燃气等六大项,哈市将计划新建改造管网总长达1041.61公里,这样大规模的城市源网设施更新改造和建设将进行三年,目的是杜绝老城区地下管线“跑、冒、滴、漏”和路面沉降等问题,提升百姓生活质量。

  邢宇介绍:“以尚志胡同管线改造工程为例,尚志胡同涉及供水、排水、供热、通讯等4条管网改造建设,其中:供水管线长度为169米,阀门井4座,改造后将与友谊路、防汛路管线连接,形成环路管网;排水管线长度165米,平均埋深1.9米,改造后将解决周边区域排水管网老旧等问题;供热管线长度80米,平均埋深3米,改造后为长春街供热主干线局部工程;移动通讯管线长度418米,改造、新建检查井8座,平均埋深1.5米,改造后可解决尚志胡同、友谊路、沿江斯大林公园移动信号不畅问题。”

  据介绍,松苍街处于供水末端,老旧管线多次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居民家的水经常断流。而安宁街、江边四大胡同、建国北四道街等街路管线老化也很严重,尤其是供排水、供暖管线。换上新管线后,冬天可防止爆管现象的发生。

  同时,施工现场还启用了新型围档。据邢宇介绍,为了方便临街商家,今年施工中采用了新型施工围挡。记者在现场看到,新型围挡高约1.6米、宽约1.2米,由硬塑料制成。“这种围挡最大的好处就是,如果居民、临街商家搬运物品,每片围挡都可以随时开关,像小门一样。”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