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0日讯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创城工作签状部门汇报会上获悉,哈市创城“百日攻坚战”启动,将重点整治公共环境、整顿公共秩序、优化公共关系、加强公益活动,并持之以恒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我市公共环境丢分最多
从中央文明办创城测评反馈意见和我市今年首季自测结果看,问题和差距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公共环境常态化管理还要加强,如主次干道上随地吐痰现象屡禁不止,主干道、主要商业大街、公园乱扔杂物现象较为严重;社区楼道乱涂写、照明灯不亮问题仍然存在。市民对车站、商业大街、广场、社区等公共场所的环境状况满意度不高。我市在2012年国家测评中,在公共环境方面丢了6.91分,失分率仍高达29%,几乎丢了三分之一的分值。二是公共秩序还有待进一步规范整顿,如机动车、非机动车侵占人行道(盲道);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未各行其道,行人乱穿马路;出租车驾驶员不主动出具发票;集贸市场柜台、摊位占道经营,餐饮店没有消毒记录;市民对交通秩序评价不高等。三是窗口行业优质服务还亟待提高。市民对银行、医院、公交和出租车等窗口行业的服务还不满意;对网吧管理和中小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评价不高;认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和引导孩子成人成才工作有待加强等。
创城为“国字号”创建第一难
国家对创城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据悉,中央文明办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框架之下,今年对去年出台的“四项测评体系”(《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志愿服务工作测评体系》和《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进行了新的调整和充实。同时,又新增了“一个测评体系”(《全国文明村镇测评体系》)和“两个考评细则”(《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考评细则》、《中国文明网联盟网站工作考评细则》)。目前,不包括“大的测评体系”(《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378项测评指标),仅“五个测评体系”和“两个考评细则”就有69个测评项目、272条测评内容。可以说,创城工作比其他任何一项“国字号”创建工作的指标都要多,难度都要大,任务都要重。
重点整治街巷小区等“五个环境”
按照会议部署,有关部门将整治公共场所、街巷、市场、小区和餐饮店“五个环境”。对无证商贩、占道经营、乱扯乱挂、乱堆乱放、乱摆乱设、露天烧烤、乱贴乱画小广告等影响环境秩序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加大老旧小区整体环境专项整治,抓好社区道路硬化、卫生保洁、小区绿化。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环境和经营秩序,严厉打击侵街占道、摊点外溢,依法取缔马路市场,严控早夜市延时外溢。
按照要求,有关部门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秩序、车站码头秩序、剧场赛场秩序整治,组织开展经常性的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机动车不按信号通行、争道抢行、疯狂残土车、酒后驾车、非法营运、争抢客源、乱停乱放等违法违章问题,规范市民乘车(购物)不排队、剧场赛场不文明、“中国式过马路”和出租车驾驶员不系安全带、不主动出具发票等问题,形成整治公共秩序的常态化高压态势。
据悉,国家测评体系规定,医院、商场、出租车、公交、车站等5个行业是必查点位,其余窗口行业是抽查点位。有关部门要组织医疗、商业零售、公交、出租汽车等22个窗口行业,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创城不力将被问责
据悉,市文明办将采取周督、月测、季评、年考核的方式,对各部门工作进行督察促动。启动问责机制,将创城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全市问责体系,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内部通报、媒体曝光,对工作不力、影响恶劣的将进行督办谈话,直至严格追责。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担责”的原则,对各自所承担的创城任务,不允许讲条件,更不允许推诿搪塞、应付了事,对基本能够达标的要确保不丢分,对经过努力能够达标的要保证拿全分,对完成难度较大的要千方百计少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