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1日讯(记者 张锐)10日,今年首列绥化站始发的“插秧专列”L7011次列车载着1760名农民工开向“三江平原”。这标志着哈尔滨铁路局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插秧客流高峰。
插秧民工在工作人员指引下登车。东北网记者 张锐 摄
黑龙江三江平原被誉为“中国大粮仓”,地广人稀,水稻种植面积大,每年3月中下旬进行备耕,5月份进行水稻插秧作业。由于当地劳动力不足,每年春耕季节都需要大量外地农民工来此进行水稻备耕、插秧。为了备战春耕不误农时,给农民工集中赶赴垦区插秧创造条件,从2000年起,哈尔滨铁路局根据农民工客流运输的需求,连续14年专门组织开行“插秧专列”,预计运送插秧民工143万人次。
今年5月8日至19日间哈尔滨铁路局开行齐齐哈尔——前进镇,10日至17日间开行绥化——前进镇两对“插秧专列”,专列票价低廉深受插秧民工的青睐。
5月10日是一个阴雨天,绥化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提前在站前广场搭建好了大棚,供插秧民工排队候车,并为民工进站撑起一条“伞道”。手拎肩扛行李包裹的插秧民工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有序地排队进站上车。

铁路工作人员为插秧民工撑起“伞道”。东北网记者 张锐 摄
巴彦县的谢丽凤聊起她的经历时说,她去建三江插秧有十多年了,每年都是坐着这趟火车去农场,很方便。以前是站在水里弯着腰插秧,现在是给插秧机补苗,农场的水稻种植面积大了,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十几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谢丽凤说,以前每天只有七八十元的收入,现在每天能挣到250多元,家里的条件也宽裕了。不仅盖起来96平米的大瓦房,家里还安装了电话,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也一应俱全。
据悉,今年仅绥化周边地区就将有4.5万名插秧民工乘火车赶赴垦区,日均运送3500人,高峰期客流将达5300人左右。出行方向集中在新友谊、建三江、红兴隆、换新天、前进镇5个重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