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5月13日讯 5月9日至10日,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为组长的国务院督查组来到伊春市,就伊春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进行调研。
副省长于莎燕陪同调研。
9日晚8时,在林都宾馆,督查组一行详细听取了伊春、鹤岗两市近年来棚改工作的完成情况和今年的工作目标。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爱文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督查组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几年来,在国家、省委的大力扶持和高度重视下,伊春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加速推进棚改工作,有效地改善了林区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幸福指数,让他们享受到了现代城市的文明成果,这是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责任工程。棚改几年间,虽然看到了成果,但随着全面停止主伐和建筑成本的增加,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希望督查组一行能将伊春的实际困难汇报上去,争取在资金上、政策上、配套上继续加大对伊春的扶持力度,让更多的林区人民更好地享受棚改成果。 市长高环代表我市作了棚改情况的汇报。汇报中说,我市棚户区改造自2008年启动实施以来,在国家和省资金政策扶持下,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25.6万户,其中,林业棚改21万户,城市棚改4.6万户。建成安置房22万套、1400万平方米,已有20万户棚户区居民搬入新居,惠及人口55万。几年来,我市在资金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坚持在棚改中同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做到供热、供水、排水等设施建设同步施工,同步跟进,为居民按时回迁提供了保障。在优先照顾无劳动能力、重度残疾、年龄偏大的老年人前提下,通过公开抽号、公告、公示等方式进行分房,确保公平公正。现今,十几万户居民告别了低矮破旧的棚户区,住进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新楼房,棚户区居民对党和政府的棚改惠民政策由衷感谢。
高环说,从棚改实施之初,我市就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为努力方向,充分发挥“引擎”作用,最大限度放大综合效应,把棚改这篇文章做成“惠民生、带城建、促旅游、保生态、兴产业”等多篇文章。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实现了住有所居、居有所乐的目标,还改变了城市面貌,保护了生态环境,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对保障民生、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环说,受停伐影响,我市棚改已进入最艰难时期,现在面临着建设资金紧张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明显滞后的双重困难。希望国家能提高对林区棚改建设资金的补助标准,能加大对棚改基础配套设施的投入,能对林场所撤并后增加局址人口给予基础设施专项资金补助。
听取汇报后,胡祖才说,棚改政策实施后,伊春市委、市政府克服重重困难,顶住巨大压力,在资金、条件、政策有限的情况下,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让督查组成员感到非常振奋。你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棚改与城市建设、旅游和产业发展深度结合,既放大了棚改的效应,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向现代化城市迈出了很大一步。对于你们面临的困难,提出的问题和要求的支持,督查组一定会认真记录、详细梳理,积极上报国务院和相关领导,并且会协同其他部委对问题进行统筹研究,争取给予伊春最大的支持。
市领导赵晓峰、安虎贲、白波、范庆华参加汇报会。
在我市期间,督查组一行还深入到乌马河区、友好区、金山屯区等地,对我市棚改工作进行实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