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海林“事业编”村官领航农村快发展
2013-05-14 10:47:0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崔玉宝 赵泰 孙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5月14日讯 “当村书记这么多年,以前总感觉老了没保障,做事也有顾虑,现在成为海林新选拔的10名事业编制村书记中的一员,这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今后一定要好好干,不能辜负组织和群众对我的信任……”这几天,刚刚被选聘为专项事业编制的海林市海林镇光荣村党支部书记吴万业沉浸在喜悦中,现在的他,正一门心思把猴头菇、黑木耳产业抓好,争取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

  今年,为了激励像吴万业这样在基层带领群众致富的村党组织书记更好地服务农村发展,海林市调剂出10个事业编制,落在市农业局城乡统筹办,采取资历评价、业绩量化、民主测评和结构化面谈四种方式进行公开选聘,彻底改变了实绩突出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没奔头”的状况,稳定了队伍,激发了干劲,在全市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震动。

  从选聘结果看,最终胜出的10名人选民主测评满意度均达到98%以上。这其中,有20年如一日,带领党员群众,将村集体资产增加1亿多元的蔬菜村党委书记窦乃兴,有依靠食用菌、肉牛、北药三个产业,把一个贫困村建设成为人均收入万元村,再到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青岭子村党支部书记桑逢义……

  为保证“事业村官”退休后有较高的收入,村党组织书记专项事业编制岗位补贴待遇按照现任公务员身份的村党组织书记有关政策执行,保险基金缴纳和待遇均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执行,达到退休年龄的由市农业局和人社局为其办理退休手续。

  为防止出现“端上铁饭碗,村里事不管”的思想,海林市专门明确了在村级绩效考评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三档、民主测评满意率不足50%或不称职率超过30%的等11种解聘合同情形,促使“事业村官”在享受待遇的同时,增强工作的压力和动力,更好地服务农村发展,带领党员群众致富增收。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