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鹤岗
搜 索
瓦斯浓度降低 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2013-05-15 10:15:40 来源:东北网-鹤岗日报  作者:高洪泉 王保鹤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5日讯 南山煤矿瓦斯预抽实施大孔径钻孔,成孔率达到100%,使全矿井下所有作业场所瓦斯浓度在安全开采下又有了大幅降低。1至4月,这个矿完成大孔径钻孔探钻36048米,超计划48米,完成预抽瓦斯数量22.45万立方米,超计划2.45万立方米,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瓦斯“先抽后采、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十二字方针,从2012年11月开始,南山煤矿抽采区采用直径为133毫米大孔径钻头打瓦斯预抽钻孔。施工中,他们先用94毫米钻头进行钻孔,再扩至133毫米钻孔,打孔之后在钻孔中下108毫米的套管,解决了原来小孔径钻孔因岩石松软、破碎以及煤体松软出现的塌孔、死孔现象。“原先施工是94毫米孔径,一个小班就能打一个70米的孔;现在两个班能打一个孔。但原来一个钻场设计16个孔,每个孔都得下套管、封孔;现在孔径大了,只需打8个孔,我们下套管、封孔、运料的工作量减少了一半,封孔质量也提高了。”7日,正在西一区18号层零分段组织施工的抽采区钻机队队长王继龙告诉记者,采用大孔径钻孔,不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过去16个钻孔时,孔间距只有200毫米到300毫米,孔与孔之间特别近,容易出现孔与孔相交、相挨、‘套袖’现象,成孔率只能达到80%左右;现在一个钻场只布置8个孔,孔间距扩大到500毫米,孔与孔之间互不影响,不存在透气、透水现象。”抽采区副区长谢红波告诉记者,刚开始采用大孔径钻孔时,钻场施工人员认为工序繁琐,进度较慢,有异议;当看到成孔率达到100%、操作业务不断熟练、钻孔进尺一天比一天加快时,员工们一致认为采用大孔径钻探工艺施工切实可行。

  大孔径设备钻孔不仅提高了成孔率,还为该矿东部区实施软岩钻孔预抽瓦斯提供了成功的经验。4月上旬,掘进三区3406队进入盆底南翼区15-3层二分段回风道施工,按设计要求每隔50米需打一个钻场。为不影响掘进队进尺和质量达标,抽采区在坚持实施大孔径钻孔的同时,在用工上采取“四六”制四班倒、交接班换人不停钻等措施,区队干部现场指挥,随时破解难题,原计划20天打高位钻孔1160米,而抽采区仅用16天就打高位钻孔2240米,钻孔速度比过去翻了一番,使3406队在安全的前提下煤巷掘送顺利进行。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