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青年家中失踪门窗完好仅留一摊血迹 失踪案震惊小村庄
2013-05-15 14:21:0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李木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5日讯 在哈市南岗公安分局的物证室,一条陈旧的深蓝色运动服裤子被密封在塑料袋里。如果不是鉴证人员的诉说,很难让人想到,这条不起眼的裤子,竟然是一件离奇命案的关键证物。

  一摊血失踪人生死未卜

  2008年8月末,一个北方特有的夏夜,清凉的晚风吹拂下,王岗镇哈达村安祥地沉睡着。一户普通的民宅里,几声闷响后,一切恢复平静。

  次日清晨,赵洪波如常早早起床,做好早饭,来到后院准备叫醒28岁的儿子赵伟。推开门喊了几声,却没听到回答。他迈步走进屋里,发现本应还在被窝里的儿子不见了。一低头,地上一摊血让赵洪波愣在当场。儿子去哪了?地上的血是谁的?赵洪波跌跌撞撞跑回屋里,抄起电话,哆嗦地按下从未拨过的3个数字。

  走进赵伟的房间,南岗区公安分局刑事技术大队的付铁磊心里“咯噔”一下。屋内大量的喷溅血迹、大摊的血告诉付他,一个人如果短时间内失去这么多的血,说明受伤严重,即便是活着,也很难离开房间太远,但附近根本没有赵伟的踪影。

  此时,在屋里勘查现场的付铁磊发现,屋内的血迹很完整,门和窗户上都没有明显的血迹。这一切,仅代表一个可能:被攻击的人可能已经死亡,或者重伤下失去反抗能力,被人运走。付铁磊提取了现场的血迹,经过检测,血型与赵伟吻合,赵伟被害的可能更大了。

  失踪案震惊小村庄

  这是一个祥和的北方小村,大部分村民或多或少沾亲带故,人们习惯了夜不闭户,这让赵伟的失踪更蒙上了一层迷雾。

  现场门窗完好,没有撬动的痕迹,警方手里掌握的线索并不多。警方了解到,赵伟在村里人缘不错,也没啥仇人,但他家与邻居陈福友关系不太好,曾经发生过争吵。

  刚从地里干完活回家的陈福友,面对上门调查的警察显得很平静。52岁的陈福友身材壮硕,除了种地还做了点小生意。

  陈福友告诉警察,前一天晚饭时他喝了酒,晚上睡得很沉,没听到邻居家有什么动静。警方在陈福友家进行了勘查,没有找到任何疑点。

  线索,似乎又中断了。

  裤脚红点是红油漆?

  离开陈福友家前,警方再次向陈福友了解前一夜的情况,希望能唤起陈福友在案发时间段的记忆。

  此时付铁磊发现,陈福友所穿的蓝色运动裤上,右侧裤腿上有一处暗色斑迹。在光照下,暗色斑迹微微泛出暗红色。“大哥,你裤子脏了。”付铁磊若无其事地问。“哦,这两天家里干活,蹭上红油漆了。”为了证明自己的话,陈福友还从家里拎出一桶油漆。“不好意思,例行工作,我们得看看你这条裤子。”付铁磊让陈福友脱下运动裤,将样本送回技术部门检测。

  很快,检测结果传了回来。运动裤上的暗色斑迹是血,人血,血型与赵伟相同。

  深夜杀人只为出口气

  面对物证,陈福友最终承认杀害了赵伟。前一晚,他潜入赵伟的房间,掏出准备好的锤子,狠狠砸向熟睡中的赵伟。看到赵伟没了气息,身体壮硕的陈福友托起赵伟的尸体,从窗户离开,将尸体藏在了自己在外面租的一个仓房里。

  做完这一切后,陈福友像往常一样,按时“从地里”返回。还计划着当天晚上趁去地里干活的机会,将赵伟的尸体处理掉。没想到,事情这么快就败露了。

  虽然邻里关系不好,按年纪算,赵伟还要叫陈福友一声叔。然而,让仇恨蒙蔽了理智的陈福友,却设计了这场杀人迷局。(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