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6日讯 近日,记者从高新区了解到,作为大庆进军光伏产业的首个项目,26兆瓦金太阳示范工程一期已经完成,今年6月底二期工程完工后,将实现并网发电。
资料片
“大庆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储量丰富,适合建造风光互补和风光储多元化应用示范发电系统。”高新区管委会总经济师董圣慧表示,如今,光伏发电被列为全市15个重点产业链之一,明确了“两端带中间”发展战略,即上游发展无污染、低能耗产业材料,下游发展光伏发电和高端服务业,中间则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光伏设备制造产业,以此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高新区26兆瓦金太阳示范工程计划总投资5.2亿元,主要利用太阳能光伏进行集中发电应用,按照设计要求,将使用10万余块光伏组件、300余台并网逆变器,组件总面积近19万平方米。据了解,该项目主要通过光伏组件吸收太阳能,其生成的电流汇集到汇流箱,由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通过变压器升压,最后并入电网。整个工程建成之后25年累计的发电量能够达到6.5亿度,能够节约标准原煤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5万吨,首年的发电量能够达到2800万度。
“大庆光伏发电量有望达到500万千瓦,项目需要投资500亿元,仅装备制造一项,就能带来200亿元的产值。”中国能建黑龙江省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的总工程师葛广林告诉记者说。
同时,在北京恒基伟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低碳光伏产业园内,产业及配套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来到这个全省最大的光伏产业项目施工现场,“巨型”厂房雏形初现。四个月后,技术全国领先、价值5.5亿元的电池片组件一体化生产设备就将“入住”这里,一期200兆瓦超薄高效晶体硅电池片将于年底开始生产。
“园区按照‘市场带动、基金搭台、技术领先、产业链竞争’的运营思路,突出发展制造、孵化、应用、示范四大板块,紧密联接光伏产业链上的其他项目,着力构建全产业链竞争优势。”项目负责人张肇芳告诉记者,园区把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分解成原料链、辅料链、装备链和服务链,将着力发展产品内需市场,并加大中下游产业链市场应用。
据介绍,低碳光伏产业园规划占地45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26亿元,主要建设800兆瓦超薄高效晶硅电池片等子项目。园区整体建成后,将形成集“高效晶硅电池切片、电池片、组件、关键配件、集成运营、应用示范、高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集约化、特色化低碳光伏产业发展板块,建设成为东北地区无污染、低能耗的低碳光伏全产业链研发、生产、应用、二氧化碳零排放示范基地。预计年可实现产值200亿元、利税30亿元、安置就业1万人。